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唐勇  唐玉洁 《山东医药》2012,52(8):65-67
目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使用药物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不同,将156例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B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C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D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治疗24周,比较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及血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各组eGFR、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均<0.01);各组C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较D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治疗12周后,A组与B组、C组与D组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胆囊炎(EC)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C患者,3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2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MRI平扫,总结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6例均表现为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均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增加;5例伴胆囊或胆总管结石。5例(83.3%)胆囊壁弥漫性增厚,1例(16.7%)胆囊局限性增厚;3例MRI 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T2WI脂肪抑制呈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6例动脉早期可见强化,随时间延迟病灶逐渐强化。5例误诊,误诊率83.3%,其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例,急性胆囊炎4例。结论:EC临床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类似,但常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增加,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肺部空洞性病变而于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n=48).根据病变大小(A1 <20 mm,n=12;B1≥20 mm,n=36),针道距离(A2<5 cm,n=33;B2≥5 cm,n=15),空洞壁厚度(A3<5 mm,n=18;B3≥5 mm,n=30)将其分为A、B2组.分别计算A、B2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理诊断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变7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87.5%、93.8%.对于不同大小、不同针道距离以及空洞壁厚度不同的病变,其诊断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其准确性与病变大小、针道的距离以及空洞壁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抗高血压、降糖、降脂、减轻脑水肿等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凝( PT、TT、APTT、Fib)及指标的变化,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肠溶胶囊明显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未增加出血风险,作为复发脑梗死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尚华 《中国药业》2014,(12):52-53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每次25 mg,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每次100 mg,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在短期使用益赛普与甲氨蝶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及握力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25,2.98,3.02,4.58,P<0.05),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62,3.05,6.98,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在ACR20,ACR50和ACR70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20,5.67,3.98,P<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A)的疗效分析。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7 mg)、B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5 mg)、C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3 mg),对比分析3组的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同时段内A、B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明显高于A、B两组;B、C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A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C两组,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PCA,镇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改良式空肠造瘘管在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空肠造瘘管组(观察组)、鼻十二指肠管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鼻黏膜出血或溃疡、脱管、堵管及营养液经胃管反流等营养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十二指肠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0±1.78)d,短于对照组的(8.2±1.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肠造瘘管进行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王晓红 《北方药学》2013,(11):158-158
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的枢纽机关,它承担着医院沟通上下、连接内外、办公办会、检查督促等重要职能,其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领导的决策、各项工作的推行、内外的协调沟通。这就要求医院办公室主任不仅要加强政治、业务、思想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而且要坚持原则和灵活协调,既要完成办文、办会、办事等日常事务工作,又要加强信息反馈和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酶联法与金标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方法 将2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酶联法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27例,阴性11例,金标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者27例,阴性9例.结论 2种方法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0.
<正>偏头痛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丧失劳动力最高的病因之一[1]。在我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约为9.3%,主要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强烈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样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并且还增加罹患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目前,临床上使用可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的药物治疗偏头痛。治疗分为针对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对症用药及预防性治疗用药。预防治疗的目的在于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