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黄月乔  朱蕾  夏炜 《海南医学》2001,12(3):45-45
面肌抽搐的病因迄今不明 ,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物理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面肌抽搐 6 4例 ,男 32例 ,女 41例 ;病程 :半年— 7年 ;其中 6例有周围性面瘫病史 ,大多数患者原因不明 ,共分两组观察 ,超短波组 40例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组 2 4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构建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并实施胸腰椎管内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疗效量表(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胸腰椎管内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加快神经恢复、增强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咽喉部表面肌电图(s EMG)最大波幅变化情况。吞咽功能采用藤岛一郎吞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评价,咽喉部s EMG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Viking Ques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采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藤岛一郎吞咽评分、SWAL-QOL评分及s EMG最大波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咽喉部肌肉活动度,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基于心脏外科加速康复流程,制订患者气道管理方案,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便利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行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6月的685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脏外科患者加速康复气道管理方案;2018年7月—12月的70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肺上叶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误吸、谵妄、ICU再转入)发生率、术后血气分析次数、吸痰次数。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血气分析次数、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除术后误吸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外科患者加速康复气道管理方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分析中青年群体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现状及可能危险因素,为相应疾病防控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体检中心2009—2016年的中青年(18~44岁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人群的体检资料,探讨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和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总人群为142857例,高血压前期患者有64220例,高血压患者有3912例,高血压总患病率为9.74%,男性为12.51%,女性为5.82%。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为44.95%,男性为53.31%,女性为33.15%。中年组中,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51.68%,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5.13%,而这两个指标在青年组分别为37.95%和4.13%。2013—2016年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分别为45.37%和10.65%,均高于2009—2012年的44.52%和8.78%。此外,中青年体检人群中高血压前期组合并血糖、血脂、糖脂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超重/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与男性高血压前期密切相关,而年龄、超重/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与男性高血压病和女性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结论中年、超重/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均为中青年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需要强化对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和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MCI患者62例为MCI组,SCD患者99例为SCD组,认知功能正常(NC)者4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β1-42、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受试者整体认知功能,采用华山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H)中的延迟记忆(N5)、再认(N7)维度评价受试者记忆功能,采用连线测试(TMT)-A和TMT-B评价受试者执行功能,采用波士顿命名测试(BNT)和动物流畅性测验(AFT)评价受试者言语功能。比较三组血清Aβ1-42、p-Tau-181水平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血清Aβ1-42、p-Tau-181水平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SCD组血清Aβ1-42、p-Tau-181水平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TM...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特点.方法 用肺功能仪对20例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试验组)的慢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进行测定,同时与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SVC、FVC、MVV、PEF、FEV_1水平分别为(3.06±1.37)L、(3.05±1.37)L、(56.24±8.63)L/min、(4.55±1.82)L/s、(2.59±1.09)L,低于对照组的(4.38±1.65)L、(4.37±1.65)L、(116.15±6.38)L/min、(8.08±1.33)L/s、(3.82±1.17)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伴偏瘫患者不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同时存在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故在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除了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外,也应对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从而实现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28.
王士冲  赵定亮  化龙昂  黄莹 《西部医学》2023,35(8):1142-1146+1157
探讨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对旋前外旋型(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94例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康复锻炼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动力牵拉。比较两组VAS评分、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踝关节肿胀、AOFAS踝 后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6月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9% vs 70.0%,2=6.345,P=0.012)。观察组AOFAS踝 后足评分中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屈/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物质、心理、社会、躯体等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应用于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