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太极拳锻炼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 2型糖尿病人的疗效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1 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 8周的太极拳锻炼 ,观察锻炼前和锻炼后空腹、锻炼 8周结束时一次性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空腹血糖 (glucose)、血浆胰岛素 (Ins)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InR)等指标的变化。血糖、胰岛素的测定用临床常规检验法 ,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用改良Gambhir法。结果 :(1 )经过 8周锻炼后 ,糖尿病人安静状态下前后对比 :血糖水平降低(P <0 0 5 ) ,Ins水平未见显著变化 ,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 (r2 )及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 (R2 )增加 (P <0 0 5 )。 (2 )锻炼 8周结束时 ,一次性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比较 :血糖、高、低胰岛素受体数目 (r1、r2 )和高、低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R1、R2 )均升高 (P <0 0 5 ) ,而胰岛素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 :(1 )长期太极拳锻炼在维持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基础上 ,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2 )胰岛素受体活性的增加可能是太极拳运动对 2型糖尿病产生疗效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2.
作者认为,对运动员左室功能的全面评价,应包括收缩和舒张功能两个方面,而不应该只是前者。文章提出XJY-6型心脏机能诊断仪可一机多用,尤以对LVEdp和ΔV/ΔP的测试,能为医务监督提供有价值的参据。  相似文献   
23.
运动对小肠铁吸收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动性低铁状态在运动员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补铁效果很不理想。运动时一氧化氮对铁代谢的调节活动以及功能关系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对了解运动导致铁缺乏的原因以及运动对铁代谢影响的生理或病理生理机制尤为关键,且有利于运动员铁状态的改善。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4—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xercise,iron,nitric oxid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运动,铁,一氧化氮”,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运动时一氧化氮对铁代谢的调节活动以及功能关系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4篇涉及铁代谢与一氧化氮的联系,8篇涉及运动过程中铁代谢与一氧化氮的关系,8篇涉及一氧化氮对小肠生理和病理研究的意义,7篇涉及小肠黏膜细胞对铁的吸收情况。 资料综合:铁是生命体中不可缺少的过渡金属,在对运动员及动物运动模型的铁代谢研究中发现,运动可导致运动性铁缺乏,甚至发生铁缺乏性贫血。小肠黏膜是机体铁转运的第一步,弄清楚铁在小肠黏膜处的吸收机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几个与铁吸收有关的大分子蛋白的结构的掌握,为研究运动状态下小肠黏膜铁吸收情况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运动性低铁状态在运动员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运动员补铁效果不理想,耐力运动员体内铁储存量是否趋向于低水平仍有争议。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一方面认为是很多原因引起的铁负平衡的结果,若是这种缺铁状况,对机体进行补铁应是有效的,应对运动员进行常规补铁。另一方面认为是机体正常的铁调节结果,应当尽量减少补铁,以免增加铁毒性。 结论:血清中的铁含量与一氧化氮水平呈负相关,补充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可明显改善低铁状态,由此假设一氧化氮可能是改善铁代谢的因素之一。小肠黏膜上皮是机体铁转运的第一步,一氧化氮是否影响此处铁的转运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测量举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脊柱形态,分析长期运动负荷对举重运动员脊柱形态所造成的长期及短期影响。方法:通过采用DIERS formetricⅢ4D设备对专业举重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进行脊柱测试。专业举重运动员进行训练前和训练后两次测试,将训练前测试结果视为运动员日常身体姿态;普通大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将此测试结果视为大学生日常身体姿态。结果:在日常身体姿态下,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躯干矢状面倾斜角度和腰曲最大前凸角均大于普通男大学生(P0.05)。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躯干矢状面倾斜角度、倾斜距离和胸曲顶点至第七颈椎竖直距离三项指标均显著大于普通女大学生(P0.001);腰曲顶点至胸曲顶点水平距离显著小于普通女大学生(P0.001);腰曲最大前凸角小于普通女大学生(P0.05)。在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对比中,男、女举重运动员训练后躯干长度和腰曲顶点至第七颈椎竖直距离均出现了缩短(P0.05);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后的椎体旋转幅度和腰曲顶点至胸曲顶点水平距离相较训练前增大(P0.05)。结论:举重运动员长期进行举重训练,脊柱受轴向应力冲击,躯干长度缩短,同时,躯干在矢状面上的过度前倾使得运动员重心前移的同时改变了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破坏了脊柱原有生物力学特性,导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承担更高的损伤风险。帮助女子举重运动员改善或预防脊柱侧弯可以通过改善背部两侧肌力为切入点进行。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近几年来有关一氧化氮双重作用以及在运动中效应的研究结论,阐述了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运动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2006与一氧化氮相关的文献,检索词“Nitric Oxide’s,Double Effects,Adoption in Sports”,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检索CNKI数据库1999/2006相关文献,检索词“NO的双重作用,NO在运动中的效应”,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 资料选择:主要纳取有关一氧化氮双重作用及一氧化氮在运动中效应的相关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 资料提炼:共提炼出22篇文献进行综述,其中4篇中文,18篇英文。 资料综合:由于一氧化氮在机体中浓度的不同积累,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发挥着生理、病理效应,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在运动中,运动能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适量的一氧化氮会提高运动能力,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高或过低的则加速运动疲劳的产生,影响着机体的运动能力。 结论:一氧化氮的双重作用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运动能力,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电针刺激足三里与聆听放松音乐疗法对急性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1选取南京体育学院48名健康男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音乐治疗组、低频电针组,16名/组。①以80%-85%的乳酸阈强度即65W为初始功率,受试者进行1min的准备活动后,正式开始有氧运动直至疲劳。判断疲劳的标准为自我感觉疲劳、且一再鼓励后仍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②一次性有氧运动至疲劳后,音乐治疗组卧位,戴耳机听放松音乐,音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一般控制在45.0-63.5dB。低频电针组卧位,双足三里针刺得气后,以1Hz的低频脉冲给予电刺激。自然恢复组静卧休息,不给予任何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持续15min。③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心率、下肢肌力、下肢围度、血糖、尿蛋白、血乳酸、视觉简单反应时、主观体力感觉等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健康男大学生志愿者48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问心率、大腿围、小腿围、下肢肌力、简单反应时、主观体力感觉值、血乳酸、血糖及尿蛋白等指标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均基本相似(P〉0.05)。②运动前后各项指标的配对检验结果: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心率、大腿围、小腿围、主观体力感觉值均显著增加(P〈0.01);血糖及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P〈0.05);简单反应时及血乳酸无明显变化(P〉0.05)。运动后10min心率平均值为(81.82&;#177;10.29)次/min,与运动后即刻心率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与运动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⑧受试者运动后即刻自觉症状统计结果:48名受试者中,汗多者占75.00%,口干者占54.17%,下肢乏力者占52.08%,脚跟发软及下肢酸痛、僵硬者分别占16.67%和14.58%。④治疗后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音乐治疗组尿蛋白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和低频电针组(P〈0.01.P〈0.05),其余各项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各组运动后即刻与干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配对检验结果:与运动后即刻比较,治疗后15min音乐治疗组心率、大腿围、小腿围、主观体力感觉值、尿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低频电针组心率、大腿围、小腿围、主观体力感觉值、乳酸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低频电针足三里对消除心血管疲劳及清除乳酸的效果较佳,而音乐疗法依从性强、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促进序枢、骨骼肌及心理疲劳恢复、增强肾脏调节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通过调查苏州城区中年非体力劳动人群体力活动现状、部分体适能指标的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为较发达地区人群"代谢症候群"的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城区中年城市非体力劳动者300名,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对调查者进行了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血糖的测试。结果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或步行是主要的活动方式,达到低、中、高活动水平的人口比例分别为35%、57%和8%,女性达到体力活动充足的比例(94%)具有高于男性(89%)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体力活动人群的腰围(75.44±8.24)cm与腰臀比(0.79±0.04)低于低水平体力活动人群[腰围(80.88±5.28)cm、腰臀比0.84±0.05](均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正常组人群的体力活动情况具有较好趋势(均P〈0.05),而根据血压值划分的正常组在重体力活动与步行各方面均优于高血压组(均P〈0.05)。结论苏州城区中年非体力劳动人群主要参与强度为中等的体力活动或步行,重体力活动参与较少。体适能指标较优者普遍体力活动参与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9.
针刺操作技术是针刺治疗的核心.传统针刺操作技术考核主要基于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必要的信度及效度.我国针刺操作的量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考核体系仍有较大差距.外科技术的定量评估在欧美早已广泛开展,针刺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可以借鉴国外外科技术评估中成熟的理论及方法,例如运用量表评估针刺操作行为、运用精密仪器测试针刺操作主要技术指标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常用针刺手法标准数据库;同时应当根据针刺操作的特点,积极设计高仿真人体模型或训练标准化病人以客观评估“得气感”,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针刺操作技术的标准化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测试番荔枝内酯单体Bullatacin,研究其对ER(-)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为抗乳腺癌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观察Bullatacin体外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有效剂量和作用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Bullacatin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能使G1期的细胞比率减少,S期的细胞比率增加,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S期。结论 Bullatacin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