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5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06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505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瘀热是瘀、热搏结、胶合,继发形成的新病理因素,是糖尿病心肌病(DCM)的重要病机,贯穿DCM整个发病过程。瘀热作为一种继发性病理因素,可致疾病出现变化迅速、多脏器损伤,多属疑难。文章初步论述了从瘀热论治DCM的理论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以期更好地丰富"瘀热"病机理论,指导DCM临床中医诊疗。  相似文献   
52.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是血管病变,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1]。本病可引起部分患者阴囊、睾丸坠胀疼痛,可能造成精液质量下降,继而引发不育。在男性原发性不育中约占35%~40%、继发性不育中约占75%~81%[2],对进行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3.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常规疗效不佳。基于对IBS发病机理的深刻认识,孙建华主任医师提出"调神健脾"的治疗原则,通过对其近年来运用针灸治疗IBS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其针灸应用规律,为针灸治疗IB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瘘管切除合并内口结扎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内口在肛管齿线附近的肛瘘患者,采用将瘘管完全剥离切除,内口盲端结扎的方法手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住院时间为12~23d,完全愈合时间为22~47d。痊愈后肛门外观无缺损、移位等改变,生理功能正常。3例患者早期有少许黏液泄漏,8~10周后症状消失,肛门无失禁。结论采用瘘管切除合并内口结扎的手术方法治疗肛瘘彻底,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无肛瘘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55.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21-624
对近5年来金荞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一总结,以期为金荞麦的进一步运用与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56.
邵铭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从医多年,在治疗肝病方面经验丰富,临证用药轻灵,注重顾护脾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黄疸型肝炎,疗效明显,笔者跟师学习整理导师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7.
潘虹  张元兴 《河北中医》2013,(11):1749-1750,1760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因阴阳失调、神不守舍,心、脾、肾等功能失调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存在不寐的人群已高达42.5%,不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惑。中医学在不寐的临床治疗中日益显示出优势,兹将不寐的中医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病证的重要类型,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的完整理论。对古代医家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治疗,以及近现代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9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参白解毒方(SBJDF)抑制结直肠癌(CRC)细胞HCT116增殖的药效及机制。方法 利用参白解毒方(0、0.25、0.5、1、2、4 g·L-1)处理HCT116细胞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组、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形态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C-1探针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参白解毒方对细胞周期,抗凋亡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活力,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诱导HCT116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A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4 g·L-1)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课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下调抗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P<0.05,P<0.01),降低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可下调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激酶α(IKKα)、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p65蛋白(p-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CT116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0.
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中西医治疗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HPV疫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中药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辐射等多种功效。中医药治疗HPV感染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