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患者女,22岁,因间断发热、咳嗽伴呕吐13 d于2020年2月12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患者于2020年1月29日晨起出现发热,最高38.6 ℃,伴畏寒、嗜睡、咳嗽,1月31日出现呕吐、腹泻,自服复方金银花颗粒、解毒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阿莫西林,症状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CD22为Ⅰ型跨膜糖蛋白,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成员。作为B细胞受体(BCR)的抑制性共受体,CD22对B细胞激活信号具有负性调节作用。CD22能够与包含α-2,6连接唾液酸的糖蛋白配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BCR,也使CD22胞质区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中的酪氨酸迅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信号分子抑制钙离子内流而减弱BCR信号。CD22参与B细胞的归巢过程。因CD22相对特异地表达于B细胞表面,已成为调节B细胞免疫及治疗某些B细胞肿瘤的良好靶标。  相似文献   
13.
覃莉  林阳  杨开祥  祝文涛 《骨科》2013,4(2):66-68,76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肺癌抑癌基因-1(TSLC1)骨肉瘤细胞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pCI-TSLC1稳定转染至MG63细胞系,经克隆化培养以及G418筛选,获得了1株稳定高表达TSLC1蛋白的细胞系.对其表达的蛋白性质进行了鉴定,对其分泌动态、细胞纯度、遗传稳定性、外源基因整合等生物学特性做了鉴定.结果 获得高表达TSLC1的稳定细胞系,命名为M8T.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 表明该转基因细胞系纯度好,遗传性状稳定,抽提细胞RNA进RT-PCR,扩增到与预期结果 大小一致的DNA片段,说明TSLC1基因成功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细胞系无细菌和霉菌污染.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TSLC1的骨肉瘤细胞系M8T.该细胞系遗传性质稳定,为进一步研究抑癌基因TSLC1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He Ne激光照射尖锐湿疣 (CA)组织后对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载量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A组织中HPV DNA拷贝数 ,比较CO2 激光治疗CA 4周后 ,He Ne激光组与对照组HPV DNA下降平均值及各组在治疗观察前、后的HPV DNA变化情况。结果CO2 激光治疗观察 4周后 ,HPV DNA的平均下降值He Ne激光组 :(4.0 4± 1 .90 )× 1 0 5copies/mg ,对照组 :(- 1 .1 5± 8.78)× 1 0 4 copies/mg,两组比较t =1 0 .90 ,P =0 .0 0 0 1 ;治疗观察前、后HPV DNA量变化的自身对照 ,He Ne激光组 :t=1 1 .68,P =0 .0 0 0 1 ;对照组 :t=0 .72 ,P =0 .4789。He Ne激光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观察后 2周和 4周CA复发率分别为 :2 3 .33 % ,40 .0 0 % ;30 .0 0 % ,60 .0 0 %。结论 低能量的He Ne激光照射CA组织可降低其HPV载量 ,并可减少CA在CO2 激光治疗后 4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病人外周血CD8q+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类(IL-2、IL-4、IL-12)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CA病人分为2组,均采用CO_2激光去除疣体。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开始加用BCG-PSN 1.0mg,im,qod,连续18次,36d为一个疗程。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再用任何药物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组外周血CD8+T细胞IL-2、IL-4、IL-12、IFN-γ的水平。结果:治疗前CA病人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cl/Tc2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BCG-PSN组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病例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2组变化差异非常显著(P<0.01)。BCG-PSN组治愈率82%,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45%,P<0.01);复发率18%,低于病例对照组(55%,P<0.01)。结论:CA病人存在Tcl/Tc2失调,BCG-PSN可通过上调CA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提高CA病人临床疗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显著特征是自身反应B细胞的活化,多种针对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产生。Toll样受体(TLRs)作为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识别核抗原的TLRs,可激活B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网络的失衡,其中TLR7和9在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淋球菌孔蛋白疫苗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兔背皮下注射经原核构建表达并纯化的淋球菌孔蛋白B,ELISA动态检测免疫后大耳兔血清抗体滴度的变化及最高效价;后腿皮内注射孔蛋白B,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免疫血清体外玻片凝集及抗菌作用。结果:初次免疫后2周,大耳兔体内已产生抗体,但效价较低;第2次免疫后2周血清效价达到1∶2000;第3次免疫后2周血清抗体水平成倍升高,效价为1∶4000;第4次免疫后2周血清最高效价达到1∶12000。大耳兔腿部发生DTH反应,出现明显红肿,于注射后第4天消退。血清体外凝集试验呈阳性,加入补体后发生淋球菌菌体裂解。结论:淋球菌孔蛋白疫苗可诱发动物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为淋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为每周3次外搽。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8周以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4%,66.1%(P〉0.05);有效率分别为85.7%,85.6%(P〉0.05)。治疗组痊愈后复发6例,复发率5.O%;对照组痊愈后复发27例,复发率22.9%(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24.4%,时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4例,发生率37.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和糜烂,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γδ^+T细胞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和病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TCRγδ^+T和TCRαβ^+T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BCG-PSN治疗CA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CD3^+T、TCRγδ^+T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47.64±7.19vs68.92±6.15,t=12.00;2.27±0.68vs4.65±0.99,t=12.17;P〈0,01);TCRαβ^+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5±4.71vs25.09±5.30,t=1.24,P〉0.05)。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CD3^+T、TCRγδ^+T、TCRαβ^+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70.21±9.64vs47、62±7.91,35.55±4.77vs23,54±4.71,4.52±1.21vs2.25±0.68,P〈0.01);病例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BCG-PSN组与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CD3^+T、TCRγδ^+T、TCRαβ^+T细胞百分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观察证荚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CRγδ^+T细胞缺陷;BCG—PSN可提高CA患者的TCRγδ^+T细胞百分率,从而加强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加用BCG-PSN;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加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且Th1/Th2平衡失调(P〈0.01)。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Th1/Th2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证实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失调;BCG-PSN通过上调外周血CD4^+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