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的超声和MRI检查资料,以关节镜手术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与MRI诊断效能比较。结果 准确率准确率超声诊断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30%、100%、39.1%(标准1)和45%、100%、52.2%(标准2),MRI诊断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30%、100%、39.1%(标准1)和70%、33.3%、65.2%(标准2)。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在评估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多个超声征象和应用MRI相对宽松指征可提高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趋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检查并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结果: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下腔静脉瘤栓是否合并血栓为标准,将56例患者分为合并血栓组(n=18)及不合并血栓组(n=38)。比较发现,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瘤栓长度更长[(10.50 ± 5.55) cm vs.(6.66 ± 3.73) cm,P = 0.014];瘤栓直径/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1.0(0.7,1.0) vs. 0.9 (0.2,1.0), P= 0.004];出现下肢水肿的比例更高[66.7%(12/18) vs.5.3%(2/36),P = 0.005];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或下腔静脉横断术的比例更高[66.7%(12/18) vs.15.8%(6/38), P<0.001]。对比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检查方法,鉴别瘤栓合并血栓,灵敏度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77.8%),特异性最高的是下腔静脉超声和增强CT(97.4%), 准确性最高的是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83.9%),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CT(90.9%),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89.2%)。结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下腔静脉瘤栓长度更长,瘤栓直径/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更易出现下肢水肿。术前需综合多种影像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总结髂胫束综合征的MRI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9膝)的MRI资料。结果:9膝中,病程≥3个月者(3膝)与3个月者(6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85~7.02 mm、2.57~4.29 mm,股骨外侧髁范围2.48~4.11 mm、1.11~2.63 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 mm、2.51~3.89 mm。髂胫束信号不均者(4膝)与信号正常者(5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45~7.02 mm、2.57~4.23 mm,股骨外侧髁2.48~4.11 mm、1.11~2.48 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 mm、2.51~3.89 mm。9膝中髂胫束浅方脂肪结构信号异常4膝;髂胫束深方脂肪结构水肿6膝;滑膜侧隐窝局限性积液7膝;其他伴发异常有5膝合并关节积液、4膝合并半月板损伤、2膝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结论:MRI在发现髂胫束和周围结构的形态及信号异常,协助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估髂胫束损伤部位、程度及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总结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2年4月~2006年8月间的24例需要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的患者,应用彩超了解血栓范围,下腔静脉、肾静脉和入路静脉(右颈内静脉)的情况,在彩超和X线透视下(免造影剂),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通过导丝导管将临时滤器放在肾静脉开口远端的下腔静脉内。结果 24例均成功置入和拔除。置入时间5 d~6周,平均16.8 d。其中滤器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在3 d~2周。捕获血栓8例,血栓均〈0.5 cm。随访23例,平均23个月(7~57个月),无再次发生肺栓塞病例,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经抗凝治疗后好转。结论 TempofilterⅡ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是安全和有效的;超声结合X线透视免去造影剂的置入操作是安全和可行的;多数可以在3周时拔除,如果滤器血栓形成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6.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及黏连性肩关节囊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临床诊断为肩袖损伤的患者43例,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55.50岁。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MRI检查,以肩关节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及MRI检查对肩袖损伤和黏连性肩关节囊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43例患者中全层撕裂12例(27.27%),部分撕裂20例(45.45%),黏连性关节囊炎12例(27.27%),其中1例肩袖全层撕裂合并黏连性肩关节囊炎。肩袖撕裂最常累及冈上肌腱,撕裂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8,P<0.05)。高频超声及MRI对肩袖全层撕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100%、97.67%和75.00%、100%、93.02%;对肩袖部分撕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73%、66.67%、69.77%和95.45%、52.38%、74.42%;两种技术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部分撕裂较全层撕裂低。高频超声及MRI对黏连性肩关节囊炎诊断的敏感度、特...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通过对结肠憩室超声表现的分析,探讨结肠憩室临床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和(或)结肠镜检查证实的结肠憩室病例,观察病灶的位置、形状、局部肠壁有无增厚,有无合并肌层缺如、病变周围网膜回声有无改变、有无渗液、是否合并粪石或气体等。 结果25例患者中,病灶共计67个,单发16例16个,多发9例51个(2~20个不等,仅1例多发憩室合并1个管状,余均呈大小不等囊袋状),升结肠15例、盲肠4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2例,结肠肝曲1例、升结肠伴降结肠1例,其中合并阑尾炎13例、腹膜炎3例、肠穿孔2例、系膜扭转1例、肠道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超声表现为结肠旁囊袋状结构19例、呈囊袋状同时伴局部肠壁增厚4例、盲管状结构1例、局限性低回声凸起1例。合并肌层缺损13例、周围网膜回声增强16例、渗液4例、粪石8例、气体3例。 结论结肠憩室声像图多表现为结肠旁囊袋状结构,局部可伴肠壁增厚,部分伴肌层缺损,易合并粪石或气体,易并发阑尾炎,均伴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少数可合并穿孔,肠道超声检查能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可视化的重要依据,尤其在排他性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影像引导热凝固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迅速兴起,这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结果,它为多种实体肿瘤的微创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