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北京等8省市30家收治汶川地震伤员医院的康复治疗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目前要尽快制定康复评定原则、尽快出台伤员返川政策、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此次伤员后期康复治疗工作中的职责、加强临床与康复治疗多专业和多部门协作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康复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小束对SD大鼠膀胱和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350 g,其中10只电刺激L6和S1后根,观察膀胱内压(intravesical pressure, IVP)和海绵体内压(intracavernous pressure, ICP)的变化以确定膀胱和海绵体的主要神经传导支;另外3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5只,A组高选择性切断S1后根传导膀胱逼尿肌的小束,B组高选择性切断S1后根传导阴茎海绵体的小束,观察并记录切断前后IVP和ICP的变化情况。结果:分别电刺激L6和S1后根,IVP变化的差异不显著(P=0.972),ICP变化的差异显著,电刺激L6后根的ICP升高值为(6.88±2.76)cmH2O(1 cmH2O=0.098 kPa),电刺激S1后根的ICP升高值为(13.05±8.41)cmH2O(P<0.01)。分别电刺激S1左右两侧引起IVP和IC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3和0.828)。A组S1后根小束切断前后电刺激下IV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断前的IVP升高值为(14.37±4.89)cmH2O,切断后的IVP升高值为(3.25±1.29)cmH2O(P<0.001),而IC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B组S1后根小束切断前后电刺激下IC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断前的ICP升高值为(11.97±4.41)cmH2O,切断后的ICP升高值为(2.68±1.01)cmH2O(P<0.001),而IV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通过显微解剖及电刺激可以区别SD大鼠S1后根主要传导膀胱逼尿肌或阴茎海绵体的不同小束,高选择性切断后可以分别改变膀胱内压和海绵体内压,或可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反射性阴茎勃起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4.
85.
正平时爱打球的小王参加了单位的羽毛球赛,比赛当天兴奋之余还有些小紧张,只象征性地"抻了抻筋"就投入比赛了。一次后场回球时双脚绊在一起,顺势倒下。虽然并没有大碍,却明显能看出是热身没到位所致。要想达到效果,必须学会有针对性地热身。一般性热身包括步行、慢跑以及一些伸展运动等,体温及肌肉温度会因此提升,进而提高运动效率,在接下来的运动过程中才有更好的发挥和表现。除此之外,热身运动还有助于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86.
87.
<正>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发病率报道不一,人群研究报道从16%~([2])到84%~([2—4])不等,其发病与年龄及性别无关~([4])。肩痛在卒中后1周即可发生,但最常见于2—3个月~([3,5]),在所有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中,约28%的患者会在卒中后2周内出现症状,87%发生于4个月内,经过标准化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于6个月后得到缓解,但仍有20%的患者表现为常规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肩痛~([1,3,6])。  相似文献   
88.
89.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平衡功能情况。方法:观察组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患者55例,以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用Tetrax平衡功能检测系统测量其平衡功能,经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稳定测试平台睁眼和闭眼双腿站立模式下,两组间一般稳定性、体重分布指数、前后同步性、左右同步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稳定测试平台睁眼和闭眼双腿站立模式下,观察组的前后同步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一般稳定性、体重分布指数、左右同步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半年的患者,在不稳定的支持面上立位平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到健康人水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肌肉内或关节区静脉畸形后继发肢体挛缩的康复预防策略。方法:针对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易发生肢体挛缩的部位,制定预防性抗挛缩训练方案。对于病变位于肌肉内或关节附近的患者,预防性进行抗挛缩训练,观察硬化治疗后相关肢体挛缩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63例患者参与预防性抗挛缩训练,其中涉及肩、肘、腕、掌指、髋、膝、踝等关节,训练自硬化治疗后3d开始并维持至术后3~6个月,平均随访10.4个月,期间出现1例(0.6%)肩关节外旋位外展上举功能受限患者,随后通过加强功能训练后症状缓解。结论:预防性抗肢体挛缩训练可以有效预防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可能带来的肢体挛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