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63篇
综合类   651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D168393对HER2不同表达水平的膀胱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的HER2表达量,用不同浓度的PD168393作用于T24和BIU8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T24细胞HER2表达阳性,BIU87细胞HER2表达阴性.PD168393作用T24和BIU87细胞72 h的IC50浓度分别为316.8和2 234.0 p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5;而多柔比星对T24和BIU87细胞的IC50浓度分别为25.5和29.1mol/L,P=0.100 0.用同一浓度的PD168393作用于T24和BIU87细胞72 h后,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6.2±5.5)%和(40.4±5.9)%,P=0.010 0;而多柔比星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4.1±6.4)%和(63.4±7.9)%,P=0.250 0.与多柔比星比较,PD168393能明显降低肿瘤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尤其是T24细胞更为明显.结论HER2表达水平不同的膀胱癌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对HER2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途径的靶向治疗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右耳流脓30年,加重伴右颈侧肿块15d收住院。外院曾以”颈部包块待查“收住院,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右耳症状无改善,右颈侧肿块消退,易复发,后瘘管形成并有脓液流出,于2005年7月5日转入我院。体检:T37.5℃,P78次/min,R20次/min,BP114/79mmHg(1mmHg=0.133kPa);患者呈慢性病容,精神倦怠,右耳鼓膜呈大穿孔,鼓室内可见肉芽组织及胆脂瘤样物,右耳乳突区及耳后颈部可见肿胀,压痛不明显,并可见瘘管外口感染后所形成的3处皮肤瘢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bcl-2和bax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初治AL骨髓细胞的bcl-2和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FAB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AL骨髓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bax基因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bcl-2和bax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无显著差异;在AML的亚型中,bcl-2在M.及M5中的表达高于M1、M2和M3(P<0.05);而bax的表达在各亚型中无显著性差异。bcl-2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40,P<0.05);bax的表达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负相关(r=-0.34,P<0.05),与髓外浸润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bcl-2和bax基因的紊乱是AL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不仅参与了白血病的形成,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影响大鼠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大鼠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若干因素,提高模型建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单人裸眼下行大鼠原位肝移植60例.结果 总手术成功率90.0%(54/60),1周内存活率81.7%(49/60).结论 对手术过程中细节的把握及采取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合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拼接法合成VP3基因并委托生物技术公司合成改良型TAT基因.然后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最后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导入基因工程菌DH-5α中并诱导其表达.结果 成功合成了VP3基因,构建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经基因测序证明构建无误;成功的在基因工程菌DH-5α中诱导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合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是可行的,为进一步的蛋白制备及活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人和猪脱细胞真皮体外构建活性真皮替代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异体和异种脱细胞真皮支架(ADM)对体外构建的活性人工真皮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按2.5×105个/cm2密度分别接种于异体(人)脱细胞真皮(hADM)、异种(猪)脱细胞真皮(pADM)支架表面进行复合培养.动态观测细胞生长情况及活性真皮替代物的组织结构,并观测复合培养3、6、10 d培养上清中IL-6、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人和猪的脱细胞真皮支架上粘附、生长良好,均可形成细胞膜片并向支架内生长.在接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hADM组和pADM组培养上清液中均可检测出逐渐增高的IL-6和HA.复合培养第6、10天,hADM组和pADM组均显著高于单层成纤维细胞培养组(P<0.05),但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于hADM和pADM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后均可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工真皮,就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而言.二者之间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7.
患者,女,42岁,因头晕、头痛,加重伴呕吐2周于2005年9月14日入院。术前诊断为脑动脉前交通支动脉瘤再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2周,高血压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自服药治疗,血压控制不详。无过敏史。MRI检查:右侧额叶血肿,并破人脑室。双侧脑室额角、枕角内均可见血肿,血肿位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相似文献   
108.
复合异种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骨缺损一直是矫形外科的一大难题。自体骨是公认的理想植骨材料 ,但患者要遭二次手术的痛苦 ,且其数量有限。异体骨的来源受限 ,并有传染疾病的危险。异种骨来源广 ,价格低 ,可避免使用异体骨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但移植后发生的剧烈免疫排斥阻碍了异种骨移植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对异种骨处理方法、骨诱导成骨物质研究的深入 ,诞生了复合异种骨。本文就目前异种骨材料与骨诱导成骨物质复合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异种骨材料的概述1.1 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刘玮[1] 等首次发现皮质骨抗原性主要位于骨细胞和哈佛氏管内皮上 ,而骨基质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患者经济负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调查69例患者,各影响因素中不同程度病情和起病形式导致的患者医疗总费用、不同居住地患者生命质量中环境领域和情感角色2项因子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医疗总费用与病程和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受多因素影响,精神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优惠政策,在减轻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对有关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高职学生SCL-90总均分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经历过重大事件、上学期平均成绩、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母亲文化程度、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希望工作后月收入、每月生活费。结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多因素,在高职学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同时开展政治思想和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