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02篇
  免费   6043篇
  国内免费   971篇
耳鼻咽喉   248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280篇
基础医学   1384篇
口腔科学   221篇
临床医学   15655篇
内科学   4500篇
皮肤病学   671篇
神经病学   485篇
特种医学   1649篇
外科学   3963篇
综合类   36472篇
预防医学   8435篇
眼科学   326篇
药学   16080篇
  646篇
中国医学   72240篇
肿瘤学   775篇
  2024年   1457篇
  2023年   4684篇
  2022年   2647篇
  2021年   4764篇
  2020年   4786篇
  2019年   7811篇
  2018年   7757篇
  2017年   4555篇
  2016年   5165篇
  2015年   5796篇
  2014年   12094篇
  2013年   10807篇
  2012年   10727篇
  2011年   10654篇
  2010年   9373篇
  2009年   7658篇
  2008年   6546篇
  2007年   6217篇
  2006年   5591篇
  2005年   5022篇
  2004年   3900篇
  2003年   4045篇
  2002年   3573篇
  2001年   3170篇
  2000年   2748篇
  1999年   2055篇
  1998年   1751篇
  1997年   1369篇
  1996年   1128篇
  1995年   834篇
  1994年   747篇
  1993年   651篇
  1992年   574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400篇
  1989年   367篇
  1988年   388篇
  1987年   322篇
  1986年   308篇
  1985年   274篇
  1984年   210篇
  1983年   125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51篇
  1978年   28篇
  1976年   33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30篇
  1958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通过黄连提取物四个萃取部位对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值(MIC),确定对红色毛癣菌敏感的黄连提取物最佳萃取部位。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方案测定四种黄连萃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结果 黄连石油醚萃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500~1000μg·m L~(-1)、MIC均数为833μg·m L~(-1),氯仿萃取物对其MIC范围为500~1000μg·m L~(-1)、MIC均数为667μg·m L~(-1),正丁醇萃取物对其MIC范围为125~250μg·m L~(-1)、MIC均数为167μg·m L~(-1),水萃取物对其MIC范围为250~1000μg·m L~(-1)、MIC均数为583μg·m L~(-1),阳性药特比萘芬对其MIC范围为0.01~0.02μg·m L~(-1)、MIC均数为0.01μg·m L~(-1)。结论 黄连提取物经石油醚、氯仿、正丁醇、水萃取后对红色毛癣菌的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关于中药灌肠在中风病中的一些研究文献,发现中药灌肠基于通腑法在治疗中风病中应用广泛,主要具有通腑化痰、通腑降逆、通腑开窍等作用,确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除常规口服及静脉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丰富了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导师范新发化裁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病证的临床经验,其临证时应用频度很高,对脉弦实、舌红甚至绛、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者屡用屡效。老师重视四诊合参,主张望闻问切相互印证,更利于获取患者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达到知标本,明病机。化裁的龙胆泻肝汤范老师几十年的临床体会,成为肝郁胆热,阴虚阳亢且阴虚不甚,阳亢不烈的既定主方。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曲麦枳术汤合五维赖氨酸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小儿厌食症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对照组予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口服曲麦枳术汤加减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的总积分、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的总积分、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锌和铁的水平变化。结果曲麦枳术汤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总有效率为86. 7%,明显优于对照组37. 9%(P 0. 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积分和主症积分明显降低(P 0. 01),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明显升高(P 0. 05),有统计学意义,而次症积分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血锌和铁的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麦枳术汤合五维赖氨酸颗粒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4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46-3347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女性疾病当中阴道炎具有最高的发病率,在治疗阴道炎的过程中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阴道炎治愈率的提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成研究组(n=30)和参考组(n=30)。参考组采用单一西医护理,研究组在此之外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研究组与参考组SAS、SDS、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6评分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对中西结合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对西医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到2014年我院的1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患者分组为两组,一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共有64例,一组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共67例,两组患者每天用药4次,每次两粒,持续治疗两周,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复查便检结果。结果:复方谷氨酰胺患者组的显效率为47.51%,有效率为37.16%,无效为15.33%;与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为54.74%,有效率为39.42%,无效则为5.8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临床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双歧杆菌治疗具有比较可靠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突出,对比复发谷氨酰胺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小柴胡汤的主治功用。举案例以揭示小柴胡汤具有和少阳,运枢机,宣通内外;利三焦,致津液,调达上下;协左右,调升降,疏肝理肺等功用。表明小柴胡汤确为神奇之方,外证得之,疏散以和少阳;内证得之,宣通以畅气液。其临床应用的确早已超过少阳病之范围。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3例)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情况及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6.79%),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89%)与对照组(3.77%)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96.23%)高于对照组(83.02%),1年疾病复发率(1.89%)低于对照组(13.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佳,患者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