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探讨COOK球囊人工破膜产前干预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足月妊娠产妇62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纸片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分娩)30例和观察组(COOK球囊人工破膜产前干预)32例。观察两组产妇宫颈评分、缩宫素静滴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1min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宫颈评分、缩宫素静滴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1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OK球囊人工破膜产前干预,可以提高产妇子宫颈成熟度,降低第一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1minApgar评分,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泵衰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循环辅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67例,其中18例患者术后出现泵衰竭应用ECMO继续进行循环支持治疗的资料。观察分析患者血浆乳酸、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酐浓度、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及多巴胺使用剂量和心指数在ECMO建立时、运行24 h及撤机时的变化。结果18例泵衰竭应用ECMO支持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浆乳酸、BNP、肌酐浓度及肾上腺素、多巴胺药物使用剂量在应用ECMO支持治疗即时、运行24 h及停止时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而心指数则出现逐步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因ECMO严重并发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6例。结论应用ECMO支持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泵衰竭,可有效辅助治疗循环衰竭,进而降低外科换瓣患者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老年不明原因晕厥采取动态心电图以及食道电生理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68例不明原因晕厥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和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26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为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为(48.50%),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139例患者为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为(51.87%),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剩余未能检出患者均考虑其他因素致晕厥。结论两种诊断方式对心源性晕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动态心电图以及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有良好的检出效果,可作为心源性晕厥有效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11月抽取200份处方作为对照组(n=200),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中抽取200份处方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率、用药时间、药物利用指数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并且,观察组的药物利用指数较对照组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同时可缩短患者的用药时间,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00-203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12月归档病案的500份病案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将2018年1~6月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管理的500份病案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两组的病案质量及病案质量完善率、返修率、复印投诉率、职能考核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错填或漏项、病案整理顺序错误、病案迟交和归档滞后、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病案资料复印、病案借阅登记缺项等发生率分别为2.20%(11/500)、1.60%(8/500)、0.80%(4/500)、0.60%(3/5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25/500)、4.00%(20/500)、2.80%(14/500)、2.40%(12/500)、1.4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5.291、5.657、5.482、7.049,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案完善率为97.00%(48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0%(38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45,P 0.05);观察组患者的返修率、复印投诉率分别为2.20%(11/500)、0.80%(4/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23/500)、2.40%(1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4.847,P均0.05);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合格率、技术考核合格率、日常绩效考核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10)、100.00%(10/10)、90.00%(9/10),均高于对照组的60.00%(6/10)、60.00%(6/10)、50.00%(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5.000、4.677,P均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病案质量的改善,可减少返修及投诉情况的发生,促进病案管理者职能考核合格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 12 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全乳切除术或保乳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的302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2(Her-2)、Ki-67 的表达,并将患者划分为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 阳性型及三阴 性型。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分型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Luminal A 型134 例、Luminal B 型91 例、 Her-2 阳性型32 例及三阴性型45 例,各亚型中前哨淋巴结阳性者分别有31、37、7 及6 例。前哨淋巴结 阳性组年龄≤ 52 岁、T2 期、Luminal B 型占比均高于阴性组(P <0.05),TNM 分期是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危 险因素[Ol ^ R=3.531(95% CI :1.936,6.438),P =0.000],Luminal A 型[Ol ^ R=0.242(95% CI :0.121,0.483), P =0.000]、年龄[Ol ^ R=0.202(95% CI :0.101,0.405),P =0.000] 是其保护因素。前哨淋巴结阳性组年龄≤ 52 岁、T2 期、Luminal B 型占比均高于阴性组(P <0.05), 年龄[Ol ^ R=0.250(95% CI :0.063,0.987), P =0.000] 是前哨淋巴结阳性数的保护因素。检出组年龄≤ 52 岁、T2 期、阳性前哨淋巴结数量≥ 2 枚、前哨 淋巴结宏转移者占比均高于未检出组(P <0.05),前哨淋巴结阳性数量≥ 2 枚[Ol ^ R=27.926(95% CI :6.433, 121.222),P =0.000]、前哨淋巴结宏转移[Ol ^ R=10.662(95% CI :1.620,70.177),P =0.014] 是非前哨淋巴结转 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分子分型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有一定关系,其中Luminal A 型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风险 低于Luminal B 型患者,但分子分型与是否伴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7.
38.
年轻的面部特征包括:皮肤光滑、无皱纹、无色素脱失等,以及面部中线容积足够无下垂、各个解剖单元呈现年轻化特征,其中饱满、界限清晰,形态美的唇部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符合美学标准的年轻化唇部应具有以下特征:正面观左右对称,口角微上翘,位于通过瞳孔的垂线上,唇缘线条流畅,边界清晰,唇峰上对人中嵴,唇谷上接人中凹,人中凹陷明显,唇红红润,唇珠微前突,颏唇沟深度适中,  相似文献   
39.
陈夏 《广州医药》2022,(2):99-101+107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炔诺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后子宫形态、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血红蛋白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7.9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炔诺酮应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能够促进子宫状况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锚定式颈椎融合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月对44例颈椎病患者70个间盘采用零切迹锚定式颈椎融合器在椎间盘切除减压的基础上进行椎间融合。其中应用MC+32例(单嵌片)56个间盘,ROIC 12例(双嵌片)14个间盘。初次手术42例,因复发二次手术2例。全部病例得以随访,了解治疗效果与评分,通过X线片、CT、部分病例行MRI检查,了解椎间融合情况,有无松动移位等。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4~24个月,平均28个月,患者症状和体征都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为(6.0±3.0)分,术后平均为(13.6±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2,P﹤0.05)。70个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2.5~6个月,平均3.6个月,未见任何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相邻节段未见明显退变。[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应用零切迹锚定式椎间融合器(MC+和ROIC)效果可靠,融合率高,尤其适合多节段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