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6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1474篇
综合类   879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2篇
  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儿肝移植无肝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小儿肝移植无肝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分别于麻醉诱导及无肝期开始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丙泊酚浓度,对比两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丙泊酚的药-时曲线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具有分布广,清除率高等特性。结论:无肝期与诱导期丙泊酚代谢无明显差异,推测该药可能存在明显的肝外代谢。  相似文献   
72.
HCCA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近期克隆的新基因HCCA1与肝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分析HCCA1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HCC患者在其癌组织中HCCA1 mRNA表达的检出率为90.8%(59/65),其中91.5%(54/59)患者HCCA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13.8%(9/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检测到较弱的HCCA1 mRNA的表达,86.2%(56/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HCCA1 mRNA的,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HCCA1 mRNA在Ⅲ-Ⅳ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肝癌,有门脉癌栓形成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癌栓形成者。免疫组织化学在蛋白水平上证实HCCA1在肝癌中的高表达。结论 HCCA1是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可能在肝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刘海林  贺平  黄欣  霍立 《上海医学》2000,23(11):675-676
目的 研究肝硬化病人醋氨酚(Ace)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方式,探讨其对评估肝功能的意义。方法 空腹口服Ace 1.0g,定时收集唾液及24h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ce、葡萄糖醛酸-Ace(GA)和硫酸-Ace(SA)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8例肝硬化病人Ace的唾液半衰期(T1/2)平均延长23.6%,尿液Ac的原形排泄量增加52.7%,但无统计学意义。Cl、K、Vd和24h尿液中GA、SA累积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Ace的结合代谢试验不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因体检发现肝功异常而行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块占位2周入院。患者于6年余前出现双上肢颤抖,在外院检查血清铜氧化酶低于正常,血清铜9μmol/L,血清铜蓝蛋白0.18μmol/L,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予青霉胺等驱铜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8/12kPa,脉搏82次/min。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双侧眼角膜缘可见棕黄色色素环即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双上肢伸屈时可见明显震颤,头部偶有轻微颤抖。腹平坦,右肋缘下可及肿块,质硬,界不清,无压痛,移动性浊音(一)。B超示肝右叶巨块占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AFP>100…  相似文献   
75.
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定量检测AFP mRN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PATTY)定量检测AFP mRNA的方法。方法:采用RT-PCR定点替代突变及体外转录技术合成单碱基突变AFP mRNA内竞争模板,以竞争性RT-PCR定量检测各肝癌细胞株AFP mRNA,结果:成功制备引入HindⅢ酶切位上为的单碱基突变AFP mRNA内竞争模板,建立PATTY定量检测AFP mRNA的方法;检测1μgHepG2和Huh7两株肝癌细胞总RNA  相似文献   
76.
肝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诊断和救治水平的提高 ,加之通信联络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肝外伤的总病死率已显著下降。然而 ,严重肝外伤的总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分别高达 11%和 2 2 % ,因此正确处理严重肝外伤是创伤外科中的重大课题之一。1 肝外伤的发生率和致伤原因  战时肝外伤的发生率约占腹部战伤的 2 6 .7% ,平时约占交通事故的 16 %~ 30 % ,和平时期钝性肝外伤约占6 8.8%~ 90 %。李宜雄等报道钝性伤占 93.8% ,其中车祸48.9% ,摔伤 32 .0 % ,直接撞击伤 19.1%。平时肝外伤的致伤原因除刀伤、火器伤和摔伤外 ,随着工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增多和交通网的…  相似文献   
77.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提出,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存在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两种组织病理学亚型, 但并未提及两种亚型可否在单一肿瘤中同时性发生。此外, 认为发生于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CHC)的胆管癌成分多为小胆管型。本文报道1例65岁男性原发性肝脏CHC, 胆管癌部分同时存在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组织学成分。提示多组织亚型ICC合并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CHC中胆管癌成分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丰富对肝癌形态学及其发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切除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临床应用范围愈来愈广,从胆囊切除术拓展到胃高选迷走神经切除、肠切除、疝修补术[1]等。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且无有效的控制肝脏出血的方法,使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3月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原发...  相似文献   
79.
Hu B  Zhou D  Gong B  Qian G  Chen H  Wu M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282-285
目的 探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支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中远期疗效及初步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134例各类恶性肿瘤导致胆管梗阻的患者接受金属支架放置术,其中内镜下经乳头放置128例,经皮经肝放置6例,随访引流效果并与同期97例内镜下放置塑料支架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操作成功率95.7%,并发症6.4%,黄疸消除率85.6%,金属支架的平均通畅期为300天,明显高于塑料支轲的80天(P〈0.01);平均  相似文献   
80.
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对肝移植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S  Wu M  Tan J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304-305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激活的功能标志基因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三袖套法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肝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肝移植为对照,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肝移植术后3天,即急性排斥早期均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基因mRNA,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