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2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62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2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科学   988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5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李瑾  殷正丰 《肿瘤》2003,23(1):78-80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恶性实体瘤的复发转移主要是通过淋巴及血液系统播散。癌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在循环中播散并存活,之后循环的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 cell,CTC)落户到其它部位或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在文献中,有时将微转移作为CTC的代名词。严格来说,这是不准确的,两个词定义侵袭过程中的不同阶段。CTC是指侵袭或非侵袭的肿瘤细胞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进入外周血循环。在导致肿瘤转移的一系列连续事件中,肿瘤细胞进入循环较早于微转移形成。后者起因于CTC在外周组织中渗出并生长,它们可能以一种休眠状态沉默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临床可发现的转移。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对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分析 ,有助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复阅 74例经过病理诊断证实的肝脏良性病变临床及其病理资料 ,并进行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 74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中 ,证实肝细胞腺瘤是所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中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最为困难的肿瘤。结论 肝脏良性病变手术前往往误诊为肝癌 ,核磁共振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必要时可作肝脏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常用中药,具有去淤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丹参的多种水溶性酚酸中以丹酚酸B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最强,且在药材中含量最高…。有报道采用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多种水溶性酚酸类成分,而毛细管电泳方法作者未见文  相似文献   
84.
傅晓辉  吴孟超 《中国肿瘤》2005,14(3):145-147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病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通行的是米兰标准,我国一般公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合并有肝硬变失代偿、不能接受肝切除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和肿瘤多发且波及左右两叶、肝功能严重损害、行切除术后肿瘤容易复发或出现肝功能衰竭者.血管侵犯,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可以影响治疗的预后.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经皮肝动脉化学栓塞、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射频消融,氩氦刀治疗)对于提高肝移植的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薛峰  沈锋  吴孟超 《中国肿瘤》2005,14(3):148-152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回顾了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虽然癌栓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尤其是术中B超)得以发现,但癌栓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术中肿瘤切除加门静脉取栓、加术后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等综合治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疗法.  相似文献   
86.
茶多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茶多酚能否减弱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EC)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用含2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0.25 mmol/L HCY组,培养液中加入HCY使其终浓度为0.25 mmol/L;1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2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4 mg/L茶多酚 +0.25 mmol/L HCY组。培养72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同时检测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浓度或活性。结果:浓度为1、2、4、8 mg/L茶多酚组与HCY组相比,(1)细胞形态规则性增强,立体感增加,细胞内颗粒减少;(2)细胞周期检测提示茶多酚组细胞S期比例增多;(3)功能实验提示,茶多酚组EC释放的血管舒张因子NO浓度较HCY组高;而血管收缩因子ET低;(4)MDA含量和GS H-Px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茶多酚有抑制HCY对EC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腹腔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腹腔内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化疗治疗肝癌并腹腔内转移病人25例。5-氟尿嘧啶(5-FU)0.5~0.75 g,腹腔内注入1次/d,连用10~15 d,总量8~10 g,最后1 d腹腔内注入丝裂霉素(MMC)10 mg。3例胆管细胞癌联合使用健择800~1000 mg。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7例,总有效率为56%,进展11例。结论腹腔化疗是肝癌并腹腔内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回顾性分析56例肝背部肝癌施行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背部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和安全性。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和术中大出血。部分病例无需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肝背部肝癌手术切除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熟练掌握解剖第三肝门法行这一特殊部位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肝癌的年病死率已上升为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一位。目前,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新观念也相继进入临床。一、诊断在临床上,肝癌的诊断包括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两个方面。目前以高危人群为主要诊断对象的肝癌临床诊断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如果遵循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物+B超→CT或/和MRI(必要时行肝动脉造影)的诊断步骤,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使绝大多…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连续120例临床和(或)其他影像方法拟诊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MSCT研究.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5 s(动脉早期)启动动态增强扫描,并于60 s和150 s重复扫描.然后将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计算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本组120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89例100个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乳腺癌61例,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髓样癌6例,炎性乳腺癌2例.分别按照病灶形态学、病灶强化特征、病灶强化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及上述三者综合分析,并进行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82%、84%和92%.结论 MSCT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