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21.
[目的]了解上海市打浦桥街道中影响老年人体质指数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 106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老年人体质指数的相关因素。[结果]2 106名老年人中,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且既往无慢性病史者624人,占29.6%。异常检出率列前5位的分别是三酰甘油(65.8%),腰围(63.9%),体质指数(60.3%),血压(52.5%),总胆固醇(31.7%)。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尿酸、腰围及舒张压男性高于女性(P均0.01)。不同年龄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的异常检出率不同(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与性别、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呈正相关性(P0.01),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打浦桥街道老年人高脂血症、血压异常、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较高,体质指数与腰围、性别、血脂、年龄、尿酸呈相关性,今后应在社区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22.
背景 《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卫医管发﹝2009﹞95号)提出公立医院应实施预约就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在实施范围内。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就诊的开展现况,对于优化其诊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就诊服务开展现况,为优化基层诊疗模式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18-08-27至2018-09-11,对上海市黄浦区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0家)进行调研。采用专题小组访谈的方式,逐家单位进行社区预约就诊实施方案、实施现况及实施效果评价的信息采集,受访者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分管主任及医务科、信息科、一线医护人员代表4~6名。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精简,形成描述性语言。结果 共44名医务人员接受了访谈。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9家开展了预约就诊服务。预约就诊模式可分为无记录预约(3家)、有记录预约且按约定日期就诊(7家)、有记录预约且在约定时间段可优先就诊(5家)3种,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不同科室实施不同的预约就诊模式。社区预约就诊门诊量较少,占总门诊量的比重不超过10%;预约就诊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就诊目的主要为复诊和配药,预约全专联合门诊的主要就诊目的为获得专科诊疗服务;预约方式主要为现场预约;预约就诊的爽约率总体较低。减少候诊时长或改善就诊环境的预约就诊,可以缓解患者的就诊焦虑;但各类预约就诊模式在平衡医生接诊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方面无明显效果,医生对预约就诊患者的接诊时间也未延长。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开展的3类预约就诊模式,从无记录到有记录且具体到时间段优先就诊,体现了预约就诊对医患双方诊疗时间分配的精确度和约束力度的加强;且从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方面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小专科预约就诊,相比于全科预约就诊发展更为成熟;有别于普通全科门诊的、提供家庭健康管理等服务的特色预约门诊,可能为社区全科预约就诊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麻痹性震颤,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运动障碍性疾病[1]。会损害患者的动作技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据统计,90%帕金森病患者住在家中,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的负担日益增强[2]。许多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缺乏居家疾病管理的相关安全知识、基本技能和康复训练,易导致患者疾病复发率上升与并发症的发生。为了社区居家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24.
杨军  屈杰  陈丽名  李征 《中医学报》2021,36(5):1002-1005
国医大师周信有临证思路为:(1)善抓主症,严格区分主症与兼症的动态变化,从一般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探究病理缘由;(2)注重准确辨证,尤擅长把握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特别强调无证可辨时的变通;(3)遣方用药,疗效第一,灵活运用效不更方、效必更方、不效亦不更方学术思想;(4)用药安全有效,治病求本,辨明方剂配伍与疗效、药物配伍与疗效、药物剂量与疗效的关系,随时调整方药,最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状况,探索信任状况与患者就医行为、门诊费用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的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878名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就医行为、门诊费用、对医生的信任状况、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 调查对象就诊首选的医疗机构50.1%为市级医院、31.2%为区级医院、21.6%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首选的医生27.0%为专家门诊医生、51.4%为普通门诊中年长或职称高的医生、21.6%无所谓;调查对象最近一次看门诊的费用平均300元,其中门诊医药费为230元,54.3%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的医疗费用较高、37.8%认为一般、1.6%认为较低、6.3%说不清楚;81.0%的调查对象对医生不太信任、19.0%比较信任;调查对象的健康教育需求包括简单的测血压或血糖(29.7%)、定期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29.6%)、网上或手机咨询(20.4%)、专题防病知识讲座(20.0%)等。结论 信任状况对患者就医行为、门诊费用和健康教育需求有一定的影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对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改善医患双方的信任状况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痉挛护理对50例居家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5年12月1日在黄浦区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早期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成立居家护理干预小组,由专业护士针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评估后,实施居家肢体抗痉挛护理。居家干预6个月后评估其肢体痉挛情况和自理能力。痉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结果 纳入52名研究对象,完成随访49例,上肢痉挛者28例,下肢痉挛者6例,上下肢均发生痉挛的有15例。统计分析发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由(45.40±16.710)分提高至(56.18±13.41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得分由(26.00±19.151)分提高至(43.80±14.054)分,干预前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抗痉挛护理有助于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的功能康复,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该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预防与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以上海市黄浦区60岁及以上常驻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最后以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0岁及以上常驻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1 516名≥60岁的社区老人进行调查,男性816人,女性700人平均年龄为(72.4±3.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或中专为主,共877人,占57.8%。月均收入以≤1 999元为主,占34.6%,BMI以≤25为主,占55.8%。调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3.2%,糖尿病患病率为12.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月均收入、BMI调查对象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黄浦区社区老年人空腹血糖异常比例较高,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BMI等情况相关,建议根据其发病特点制定预防与控制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的干预措施,降低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调查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应用阿司匹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现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打浦桥社区内符合ASCVD一级预防、并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调查服药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情况;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根据结果进行分组(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筛选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对2组进行检测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入选者中在服用阿司匹林前曾行Hp筛查者共13例(占总例数的13.00%);通过筛查发现Hp阳性者7例,Hp感染率占筛查人数的53.85%;Hp阳性的7例均曾行根除治疗,根除成功5例(根除成功率为71.43%)。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曾出现不良反应者16例(不良反应率为16.00%)。对所有入选者进行13C-UBT呼气试验,根据结果分为Hp阳性组(39例)和Hp阴性组(61例)。Hp阳性组中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Hp阴性组有明显升高(均P<0.01);2组间糖代谢指标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颈动脉内膜-中...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上海某社区老年人干眼的患病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调查某社区老年干眼的患病情况,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对600例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QL)进行评价。【结果】在被抽取的600人中,诊断干眼的患者413人,占68.8%。干眼患者的全面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尤其在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精神健康(MH)、活力(VT)方面较为突出。上述结果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社区老年干眼患病率高,干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重视干眼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制订合理治疗方案以使其得到最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发现高血压2年,腹胀不适2周”急诊入院。患者近年曾因上述不同主诉3次急诊入院:2016年1月第1次以“胸闷、气促1周”为主诉入院,急诊CT及胸部X线(图1)示左侧气胸及主动脉壁钙化。即行左侧胸腔穿刺引流术,辅以二羟丙茶碱、左氧氟沙星等治疗,胸闷、气促明显好转。嗜烟酒,吸烟40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性情开朗,喜好练习书法,中年下岗后做小生意。日常体力活动较多,骑自行车代步。查体:神清,血压120/60mm Hg(1mm Hg=0.133kPa),呼吸平稳,前胸部明显皮下气肿,左侧肺呼吸音较右侧明显降低,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入院诊断左侧自发性气胸,除继续引流外,以噻托溴铵粉及信必可(布地奈德+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胸闷气促逐渐好转1周后出院。但2016年2月(即第1次出院后第3天)患者再次因“胸闷、气促1d”就诊(第2次入院)。查体:血压234/125mm Hg,气促明显,左胸皮下气肿,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哮鸣音以及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胸片示左侧气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