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钢板(LCP)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LCP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39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19例。结果术后完全愈合时间平均(7.05±0.39)个月。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62%。结论LCP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稳定性强、手术切口小,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尤其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的胫骨pilon骨折。  相似文献   
102.
可调钠透析防治高危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PHD)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稳定)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治疗分两阶段进行,第1月行普通透析(CHD)为A组,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第2月行可调钠透析(PHD)为B组,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由148mmol/L,线性下降到135mmol/L,透析时间均4.5h,患者自身交叉对照,两者血流速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CHD组与PHI)组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CHD组与PHD组相比,PHD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HD组明显降低(p〈0.01)。与CHD相比,PHD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PHD组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3.
电针配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斌 《河南中医》2007,27(10):61-62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30%~50%,临床表现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性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项肩臂疼痛呈放射性或酸胀麻木,甚至活动受限[1]。多发于一侧。笔者2000~2004年采用电针配合推拿牵引治  相似文献   
104.
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湿疹与皮炎类皮肤病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2年1月~2003年9月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治疗各种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1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各类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共12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1个月~76岁,平均(42.76±10.04)岁;病程1周~12年,平均(5.02±7.45)年。病种:各型湿疹42例,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各18例,尿布皮炎12例,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各10例。发病部位主要位于颈、躯干、四肢、手足背及皱褶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6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 65例中56例碎石成功,成功率86.1%;9例碎石失败.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迂曲、手术视野不清及输尿管开口异常导致置镜失败,是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中低压冲洗并适时调整冲洗液流速及激光参数等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多发性创伤早期并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Ⅰ(APACHE Ⅰ)评分15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按多发性创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 d.起用血必净注射液8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 d.统计两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以及28 d病死率;检测入院即刻、3、5和7 d APACHE Ⅰ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水平.结果 入院3 d起,治疗组APACHE Ⅰ评分和TNF-α、IL-1β、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至5 d时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脓毒症发生率为43.3%(13/30),MODS发生率为23.3%(7/30),病死率为13.3%(4/30);对照组脓毒症发生率为63.3N(19/30),MODS发生率为53.3%(16/30),病死率为40.0%(12/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多发性创伤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脓毒症、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三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353例,年龄(7.45±2.58)岁,分别进行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及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及阴性患儿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在353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符合CVA诊断的患儿200例(56.66%)。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儿夜间咳嗽及剧烈干性咳嗽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而晨起/日间咳嗽及湿性咳嗽的比例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儿有特应性皮炎和鼻炎病史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75(%)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气道高反应性和小气道功能下降是CVA重要的病理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常规肺功能检测对CVA的诊断及慢性咳嗽病因的相关性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分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资料,并采用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4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中,女28例,男1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1.3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无肝炎病史,甲胎蛋白阴性,组织学上25例为经典型,有特征性的中央纤维瘢痕,由纤维结缔组织及扭曲血管组成。8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其余为混合型及腺瘤样增生型。结论肝结节性增生是一种肝细胞对局部血管的异常反应性增生,并非真性肿瘤,主要与肝腺瘤样增生性结节、肝间变性结节状增生、肝纤维板层癌及肝细胞腺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救治水平与时间因素关系。方法应用PERT技术对需手术治疗的367例重型病例实施术前时间监控,有效缩短术前时间。结果367例患者中,良好145例(39.5%),中残60例(16.4%),重残13例(3.5%),植物生存10例(2.7%),死亡131例(35.7%),自动出院8例(2.2%)。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术前时间监控形成规范化管理制度,缩短术前时间(最好1h以内),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180 min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无辅助组、延迟辅助组和即时辅助组复苏持续时间分别为(38.3±5.8)、(43.5±9.2)和(48.7±23.8)min,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功/失败例数比分别为0/3、0/2和5/1(P<0.05).复苏成功的5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液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在辅助180 min与5 mi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搏停止中,在PUCA泵即时辅助下行心脏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恢复和稳定复苏动物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