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目的 研究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和FasL(体内Fas蛋白的天然配体)基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来检测Bcl-2与FasL在正常子宫内膜(19例),异位内膜(33例)及在位内膜(11例)中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内膜组:Bcl-2与FasL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及细胞膜上,Bcl-2在增生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FasL在增生期的表达显著低于分泌期(P〈0.05),即Bcl-2及FasL在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周期性。②异位内膜组:Bcl-2及FasL的表达同样位于细胞浆或细胞膜,分泌期的表达与增生期相似(P〉0.05),因此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Bcl-2与FasL呈持续表达且丧失周期性,且二者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001)。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具有抗凋亡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逆流至盆腹腔后,因其高水平Bcl-2及FasL表达,得以逃避机体免疫清除系统的影响而在异位存活、种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近5年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特点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间质部妊娠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同期收治的壶腹部妊娠组(120例)及峡部妊娠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间质部妊娠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伴或不伴腹痛为主要症状(60例,66.7%),无症状表现者14例(15.6%),出现单纯腹痛者(16例,17.8%),平均停经天数48.9±10.4天,为间质部妊娠组出现症状时,停经时间最短者。间质部妊娠组患者在停经8周内确诊59例(65.6%),8~12周内确诊27例(30.0%),与壶腹部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部妊娠组术前通过B超检查结合血β-HCG检测提示为间质部妊娠者37例(41.1%),血β-HCG在就诊时平均12579±9548U/L,明显高于壶腹部妊娠组(2132±567U/L)及峡部妊娠组(2079±607U/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检测水平及检测手段的提高,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现及诊断时间并不比其他类型的异位妊娠时间晚,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3.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致病菌及药敏、血象特点、临床特征和病死率.方法 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纳入研究.依据血培养阳性时间,将病例分为早发型( ≤生后7 d)和晚发型( >生后7 d)败血症.结果 66例新生儿共发生67次败血症,NICU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为1.36%(66/4 860).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极低体质量儿和早产儿(P < 0.05).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3.3%)和B族链球菌(GBS)(31.0%),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2.0%)和大肠埃希菌(28.0%).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21.4%)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4.2%).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GBS是造成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产前对孕妇进行GBS筛查以及对所有GBS阳性孕妇产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分娩时综合评估指标及内容,为分娩时正确评估产妇情况以及选择合适的会阴保护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上海市和杭州市4所医院15名助产士为参与讨论的15名专家,其中2所为3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为3级甲等医院,1所为2级甲等专科医院,采用函询法对专家进行2轮咨询,内容包括分娩时产妇综合评估指标及内容。结果第1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为93%,第2轮专家咨询应答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Cr=0.950,变异系数0.5%的指标占93%,最终确定的分娩时产妇综合评估指标与内容由5项1级指标、11项2级指标和30项3级指标构成。结论采用专家咨询法研究分娩时产妇综合评估指标及内容,为助产时如何综合评估产妇情况、正确应用保护方式、合理使用会阴切开术提供了依据,也为最终建立临床会阴切开术的指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10例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的患者,肌注甲氨蝶呤0.4mg·kg^-1·d^-1,每天同一时间肌注,连续肌注5d,并于第一次肌注后的24,72,120h取2mL静脉血,测定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治疗后,9名患者治愈,1名患者由于疗效不佳,改用其他化疗方案。10例患者共30份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值均低于安全值;10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l例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意义不大,没有必要用四氢叶酸钙解毒;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很低时,仍然需要关注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XCR4及Smoothened (Smo)、Patched (Ptch)的表达,对CXCR4表达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并评价CXCR4与Smo、Ptc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CXCR4、Smo、Ptch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XCR4阳性表达率为66.9%,CXCR4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181,P=0.044);Smo、Ptc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64.5%,与CXCR4表达呈正相关(r=0.189,P=0.036;r=0.230,P=0.0l0).结论 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Smo、Ptch表达呈正相关,当其与Hedgehog信号通路同时表达时或许与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miR-200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iR-200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6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5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miR-200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125水平。分析miR-200a在不同临床病理情况下的表达差异。结果:miR-200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女性(P<0.001),良性组与正常女性两组间miR-200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633)。血清miR-200a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及血清CA125值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200a高水平组卵巢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水平组(P=0.021)。结论:miR-200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环磷酰胺化疗导致小鼠卵巢功能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化疗后导致小鼠卵巢功能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以C57BL/6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以75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动情周期、血清雌激素(雌二醇)水平以及卵巢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各级卵泡数变化、抗苗勒管激素分泌情况和组织纤维化程度。以未注射环磷酰胺小鼠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注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卵巢组织抗苗勒管激素分泌减少,卵巢组织间质增生、纤维化明显,各级卵泡数目减少。结论 75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可引起小鼠明显的卵巢功能损伤,小鼠生殖内分泌和卵巢组织学的变化与临床上化疗导致卵巢功能损伤患者的情况相似。该方法简便易行、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是建立化疗导致卵巢功能损伤动物模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9.
妊娠期宫颈癌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围妊娠期合并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特点与宫颈癌的关系,掌握不同妊娠期宫颈癌的特点及筛查方法,建立临床医师对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规范,加强妊娠期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减少育龄妇女及围产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和临床管理一直存在较多争议。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出生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存在生理性下降和恢复的过程;存在无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以及血糖水平与神经系统远期预后的关系尚未明了。文章就有关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定义和临床管理等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