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6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目的 通过离体器官和活体动物实验,确定水冷式单针射频消融系统的功率、时间、消融范围的相关曲线,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水冷式单针射频消融系统分别对新鲜牛肝脏、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的肝脏和肌肉组织实施射频消融处理,经多路测温系统实时采集消融区域的温度场数据,以50 ℃为温度区域边界确定实际达到的最大消融范围,并计算离体肝脏组织的比吸收率(SAR).结果在100~130 V治疗电压范围内,治疗过程平稳,阻抗无明显变化,最大单次消融直径达51 mm.在140~170 V治疗电压范围内,较短时间即可达到较大的消融范围,但之后阻抗开始上升,组织消融范围不再继续扩大.在180~200 V电压范围内,几乎都出现快速的阻抗超标、射频治疗自动终止而不能正常完成射频消融.实际测得肝脏组织的SAR与理论值相符.病理学观察证实肝脏、肌肉组织发生了典型的凝固性坏死.结论 该水冷式单针射频消融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功放、水冷、测温及控制部分均运行平稳,实际消融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和临床治疗的需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wer-time-ablation scope correlogram of a water-cooled single needle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 (RF) ablation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Methods RF ab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water-cooled single needle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using fresh ox liver as well as liver and muscles of healthy adult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The temperature of the ablation area was monitored using a multichannel thermometric system.The maximum ablation scope was determined by detecting the rim at which the temperature was no less than 50 °C.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of the isolated liver tissue was calculated.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voltage range of 100-130V,the process was smooth and steady.No impedance variation was obvious.The maximum diameter of a single ablation was 51 cm.With the treatment voltage at 140-170 V,a larger ablation area could be reached in less time,but eventually the impedance began to increase while the ablation area was no longer expanded.When the treatment voltage reached the range of 180-200 V the impedance almost always increased rapidly out of limits,and the treatment system stopped automatically.The measured SAR valu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Pathology confirmed that both liver tissue and muscle tissue manifested typical coagulative necrosis.Conclusions The power amplifier,cooling,thermometric and control sections of the RF ablation system worked stably,and the practical ablation effect met the desig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生物膜,评价其作为骨膜替代物的可行性及其在牙种植牵引(dental implant distraction,DID)中的作用.方法 取10只山羊设自身对照,通过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nml cell,BMSC)与SIS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膜,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评价SIS的细胞相容性;建立山羊胫骨DID模型,将该牛物膜移植于手术暴露侧,用显微CT和组织学检测评价成骨促进作用.结果 相差显微镜、SEM及ALP活性测定证实BMSC与SIS复合培养后,BMSC生长及功能良好;将构建的生物膜移植于牵引区3个月后检查可见:在显微CT观测窗高设置下,生物膜组仍能看到不连续的新牛骨,而空白对照组无骨质形成;组织学见牵引区有大量新骨形成,主要为编织骨,在空白对照组有骨不连发生,间隙内为纤维结缔组织;在生物膜植入侧的成骨数量及质量与未暴露侧相似.结论 通过复合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牛物膜能够在DID中发挥种子细胞和膜引导成骨的双重作用,明显促进成骨.但对于该膜的转归,特别是所携带的成骨细胞在新骨形成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医务界开始引进和认识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理念——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并将其逐步推广到临床的诊治方案选择和临床科学研究之中。EBM正式命名于1992年,由David Sackett提出,并于1996年加以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利用猪颅底奇网制作一种简单、经济的动静脉畸形模型.方法 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猪一侧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吻合,建成动静脉畸形模型.吻合术后行血管造影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8头家猪手术后全部成活.血流自右侧咽升动脉流经奇网和对侧咽升动脉,进入颈内/外静脉.术后3周1头家猪死亡.另1头家猪1个月时吻合口闭塞.结论...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双延伸肩台拉力螺钉固位方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探索合理的下颌骨假体固位方式。方法:选择1例华东地区正常成年男性,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文件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模拟半侧下颌骨缺损.设计双延伸肩台拉力螺钉固位方式的下颌骨假体修复,分析4种工况条件下固位方式的应力分布特征。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4种工况条件下,双延伸肩台拉力螺钉固位结构应力完全呈等强度分布(P=0.2997).平均受力值远低于钛材的许应力值;固位结构周围骨组织所承受的应力分布合理(P=0.9377),与正常松质骨最佳应力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7083)。结论:下颌骨假体双延伸肩台拉力螺钉固位方式应力分布合理,且有利于周围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86.
2007年4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协作组.庆贺之余,并著本文.窃愿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7.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活体组织诊断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断技术,能对人体体表组织细胞在活体进行观察,相对于常规组织学检查,它不需要标本切取、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繁琐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在活体组织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甚至在使用增强对照的试剂后,能在分子水平观察细胞的活动。口腔黏膜、体表皮肤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及结构,使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这些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对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在口腔黏膜、皮肤病变的活体组织诊断以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化学治疗在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尤其是口腔颌面-头颈癌中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肿瘤患者经过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已达到64.0%;但仍有1/3以上的患者5年内死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1-2].  相似文献   
89.
错构瘤是一种多成分肿瘤,是正常组织在通常所在位置过度增生形成的瘤样肿块。口腔颌面部发生错构瘤并不多见,腭裂伴发错构瘤在临床上更为罕见。作者报道1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同时伴发腭部错构瘤的病例,为小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
颈部哨位淋巴结是头颈部鳞癌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其所在位置及有无转移或微转移,是决定是否行区域性颈淋巴清扫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哨位淋巴结阴性的cN0患者,为减少过度治疗,精确定位哨位淋巴结十分重要。目前多采用示踪法检测哨位淋巴结,本文就其判断cN0头颈鳞癌隐匿性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