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永康  韩燕 《安徽医药》2022,26(3):434-438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脑卒中的关系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该综述通过从脑卒中后gal-3在颅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到参与颅内组织重塑的过程来阐述其对脑卒中病理生理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回顾了gal-3与脑卒中发病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gal-3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提出既往研究的...  相似文献   
42.
4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213-217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脑部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情况,作为引起多种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它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损伤的级联反应过程。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瑰宝,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体现其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近年关于中医药干预脑缺血模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该文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血流量改变,氧自由基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钙超载,炎症反应及血脑屏障的破坏六个方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阶段的病理机制进行阐述,同时针对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在不同病理环节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就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4.
大剂量葛根水煎剂干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患者在发生急性脑梗死(acuteischemic stroke,AIS)后,其局部脑缺血区可分为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区.其中半暗区的脑组织由于仍可从非阻塞动脉得到部分血液供应,故其往往介于功能损害性和形态损害性缺血阈值之间,该区的神经细胞以功能损害为主,其形态结构尚完整,且治疗药物也能随血流进入半暗区,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45.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一个结合点,笔者在整理近10年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病证结合的形成,病证结合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以及动物模型研制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未来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6.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一个结合点,笔者在整理近10年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病证结合的形成,病证结合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以及动物模型研制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未来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疡医大全》中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疡医大全》中所载的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62条,其中共涉及91味中药,分析得出用药以轻粉、蜂蜡、没药为主,药性多为辛、苦、寒,归肝、心、脾经。支持度≥4的中药药对组合为17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4组治疗皮肤溃疡的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揭示《疡医大全》治疗皮肤溃疡处方用药规律,治则上多从祛腐生肌,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等入手,以乳香、没药、轻粉、血竭、铅丹、虫白蜡、蜂蜡、冰片为基本方,为后续研究皮肤溃疡外用药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观察比较中药“偏痛方”(川芎、当归、吴茱萸、白国辛、羌活)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头痛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其治疗偏头痛的总有效率为95.00%,尼莫地平组为76.67%(P〈0.01)。提示偏痛方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与B组分别加用双侧与患侧百会穴透太阳穴针刺治疗。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3例为对照(D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并对A、B、C 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第10天时,A、B、C 3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与第1天及D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0.01),A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均P〈0.05)。治疗30 d时,A、B、C 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组明显低于C组,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治疗能显著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双侧头穴透刺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50.
陆征宇  赵虹  汪涛  陈洁  张琦君  金环  李文婷 《中医杂志》2011,52(14):1217-1220
目的探讨补肾养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PD)小鼠纹状体神经递质和多巴胺(DA)受体的调节机制。方法将C57/BL雄性小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4只。采用MPTP腹腔注射复制PD小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0.1ml/10g),中药组以补肾养肝熄风汤灌胃(0.1ml/10g),西药组多巴丝肼灌胃(0.1ml/10g),每日1次,治疗14d。治疗结束后分离取出小鼠纹状体组织,测定纹状体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亮胺酸脑啡肽(LEK)含量以及DAD1、D2受体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小鼠纹状体DA、NE、5-HT、LEK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DA、NE、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纹状体DAD1受体免疫组化指数(IH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西药组DAD1受体IHC高于模型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DAD2受体IH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养肝熄风汤可提高纹状体下降的DA、NE、5-HT水平,可提高纹状体DAD2受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