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6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49篇
内科学   43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367篇
综合类   1145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427篇
  321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将5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病毒唑和青霉素治疗,治疗组(2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聚肌胞氧驱动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提示采用聚肌胞氧驱动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在肝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检测观察组肝癌病人癌组织中H.pylori的发生数及对照组肝转移癌病人癌组织中H.pylon的发生数,进行X^2检验。结果 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ylorl感染在肝癌的发生上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周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821-821
癔症也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李宏  付向阳  杜永秀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101-1101,1107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我们对60例5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不但减少了住院时间,而且得到了家属的肯定,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股骨颈骨折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9岁。大多数是走路时不慎摔倒所致。手术治疗47例,牵引治疗13例。2护理2.1疼痛的护理老年人往往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并在进行搬运及康复训练时做到解释到位、动作到位、轻柔准确。如疼痛影响睡眠,就采取放松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给予心理疏导。对于原因清楚的创伤性疼痛,采取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筛查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诊断为脑卒中的6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在5年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46例和非骨质疏松症组59例。以5年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为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骨质疏松症组发生骨质疏松的中位时间和95%可信区间。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发生骨质疏松症速度的因素。结果:性别(女性)(OR=8.145,95%CI:1.361~48.735,P=0.022)和年龄(OR=1.263,95%CI:1.135~1.406,P <0.001)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影响;脑卒中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中位时间为3.42年(95%CI:3.14~3.69年);年龄对卒中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时间具有影响(HR=1.162,95%CI:1.029~1.313,P=0.016);相对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对卒中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8.
余晓刚  朱晓丹  周法庭  孙志民  郭庆  张蓉 《西部医学》2023,35(7):970-975+98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胃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分别将正常培养基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设置Control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以HUVE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6、12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MTT及划痕试验表明HUVEC条件培养基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与Control组比较,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形态呈间充质状改变,丝状伪足样凸起数量显著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MMP-9逐渐增加,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ZO-1和Occludin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细胞膜分布减少。结论 间接共培养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胃癌细胞MMP-9,破坏紧密连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9.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r-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深入理解脊柱结核基因层面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学机制可为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全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病理学、肝内Ⅳ型胶原(CIV)免疫组化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104例CHB患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IV免疫组化检测及病理图像定量分析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CIV、PC Ⅲ及HA)的同步检测。结果慢性乙肝肝内CIV及血清CIV、PC Ⅲ和HA检测值均随肝病理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其r值分别为0.995、0.985、0.980,P均〈0.01。结论①肝内CIV与血清CIV、PCⅢ、HA检测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重要指标:②CHB患者肝窦内CIV的检出,为血清CIV的检测提供了病理学的证据;③CHB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