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的疗效,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关于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的研究,末次检索时间为2015年7月,选择适合本研究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63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筛选得到14篇文献,包括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 101例。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组517例,外固定治疗组584例。对比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愈合优良率(Johner-Wruh标准评定疗效)(OR=2.21,95%CI=1.48-3.31,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OR=1.52,95%CI=0.91-2.55,P=0.291)、骨折愈合时间(SMD=-0.38,95%CI=-1.08-0.33,P=0.296)、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OR=1.38 95%CI=0.79-2.44,P=0.266),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OR=1.22,95%CI=0.46-3.26,P=0.69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优于外固定组。  相似文献   
2.
TRPM通道是TRP通道超家族的一员.包括TRPM1至TRPM8八个成员,除TRPM4与TRPM5外,其余成员对Ca2+和Mg2+均具有一定通透性.其中TRPM1、TRPM2、TRPM3和TRPM8主要参与调控细胞Ca2+的平衡,而TRPM6和TRPM7是调控细胞Mg2+平衡的关键通道.TRPM家族成员分布广泛,调节机制各异,对于细胞钙/镁平衡等一系列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Lou LM  Yao ZJ  Wu WP  Ran YX  Wu X  Li S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6):1095-1097
目的探讨分步髋周软组织松解与平衡重建髋臼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Crowe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对29例(31髋)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THA,其中男性7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38~65岁)。CroweⅢ型22髋,Ⅳ型9髋,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2.6分。全部患者均为手术外侧人路,采用分步髋周软组织松解延长患肢,真臼位置重建髋臼后,行THA。结果患肢延长2.5~4.5cm,1例因髋臼外展角稍大出现术后脱位。29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年。Harris评分术后平均85.4分,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元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结论在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THA中,通过有效的软组织松解和平衡,在真臼位置重建关节,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髋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理念的进步及新技术的发展,外科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大幅度降低.早在70年前,Cuthbertson教授就提出了外科患者创伤应激反应与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1],后续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很大程度与围手术期应激有关,有效地控制手术相关的应激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经TLIF手术治疗的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TLIF方法通过一侧椎间孔抵达椎间盘间隙摘除椎间盘,处理椎间隙后置入椎间融合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4.5d。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清创缝合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健侧神经根牵拉伤,门诊随访4个月后恢复;其余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3个月。采用改良MaeNab标准评价随诊结果显示优良率达到92.3%。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显示优良率达到92.24%。结论TLIF手术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活动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及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膝关节CT片上Akagi胫骨前后轴与髌腱中内1/3点、髌腱内侧缘等解剖标志的相互关系,确定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参照轴线.方法 对40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检查.Akagi胫骨前后轴定义为CT片上垂直于外科经上髁轴且经过后十字韧带中点的直线.于胫骨平台平而及预定截骨平面标记胫骨前后轴及其与髌腱相交点、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及髌腱中内1/3点连线,分别测量胫骨前后轴与髌腱相交点内侧髌腱占髌腱总宽度的比例、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及髌腱中内1/3点连线同胫骨前后轴之间的夹角.结果 在胫骨平台平面,胫骨前后轴经过髌腱内侧缘外侧10.1%±8.3%处;在预定截骨平面,胫骨前后轴经过髌腱内侧缘外侧0.2%±10.0%处.在预定截骨平面,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连线和胫骨前后轴的夹角为0.1°±2.7°,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中内1/3点连线和胫骨前后轴的夹角为10.3°±3.6°.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点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时,有导致胫骨假体相对于股骨假体过度外旋的可能.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连线几乎与Akagi胫骨前后轴重叠,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参照轴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术后相邻节段退变(ASD)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PETD治疗的28例TLIF术后相邻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部、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74.0±8.8)min,手术出血量为(32.6±6.8)m L,住院天数为(2.68±1.06)d,随访时间为(25.1±3.4)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 Nab标准,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9.3%。结论 PETD治疗TLIF术后ASD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法随机分为顺势牵引复位组和牵引床复位组,各30例。顺势牵引复位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牵引复位,牵引床复位组使用牵引床辅助复位。观察指标包括:股骨正侧位X线片、VAS评分、SF-36评分、手术时间(麻醉完成至牵引拆除)、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失血量、复位切口长度、股骨畸形程度。 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顺势牵引复位组均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牵引床复位组26例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4例因无法复位延长切口纳入切开病例,顺势牵引复位组无切开,复位困难发生率低于牵引床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121±22)min]少于牵引床复位组[(147±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6,P<0.001)。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20±50)ml]少于牵引床复位组[(410±55)ml,t=6.632,P<0.001],围手术期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3±115)ml,(474±100)ml,t=1.833,P=0.073]。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技术能提供符合下肢力线的牵引方向,准确的牵引调整更方便复位和纠正旋转成角畸形,足够的牵引强度显著提高了复位效率与复位精确程度,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推广的术中牵引复位技术。  相似文献   
9.
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骨肉瘤的光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30nm激光激发不同剂量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皮下移植骨肉瘤的光动力效应,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C3H小鼠56只左侧腰骶部接种LM-8小鼠骨肉瘤细胞,待皮下瘤块直径约7~8mm时,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1)比较空白对照。(2)生理盐水加光照。(3)单纯光敏剂未光照和4个光动力治疗PDT组:HpD和PSD-007各设5mg/kg、10mg/kg两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后6h垂直瘤区行激光照射,激光波长630nm、功率密度167mW/cm2、能量密度200J/cm2、照射时间20min、光斑直径1.5cm。实验后第7天比较各组肿瘤直径、重量、抑瘤率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光动力治疗后,各光敏剂组肿瘤表面均出现了坏死,肿瘤的体积及瘤重均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敏剂HpD、PSD-007光动力疗法对小鼠LM-8骨肉瘤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骨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SD-007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光动力效应。方法以人骨肉瘤MG-63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以PSD-007作为光敏剂,630 nm波长激光为光源,不同能量密度激光的PDT处理后MG-63细胞的OD492值,并绘制MG-63细胞PDT后的存活率曲线,光镜下观察PDT后MG-63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PSD-007浓度为2μg/ml,激光能量密度为6 J/cm2时,PDT处理后MG-6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仅为48.09%。PDT后MG-63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部分细胞坏死。结论 PSD-007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