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罹患认知损害的人数不断增加,其给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有关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与认知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双向通讯交流,而肠道生态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认知损害的发生和进展。其机制可能包括神经炎症、屏障功能破坏、菌群代谢产物及饮食结构改变等,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基于二者的关联可为认知损害的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4): 90-94]  相似文献   
2.
SH-SY5Y细胞来源于人骨髓,是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的亚克隆,其形态、生理、生化功能与人体细胞相似,可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出一系列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神经生物学特性,且具有可简单快速地大规模扩增、可重复性、低成本维持、与原代神经元的培养相比没有伦理问题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外实验研究中。SH-SY5Y细胞可以制备成未分化和分化两种形式,通过多种分化方案可使细胞分化为更接近于人体内成熟的神经元样细胞。不同的分化方案可使SH-SY5Y细胞表达不同的神经元表型,且表现出应用于不同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使其更适合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该文就SH-SY5Y细胞的神经分化方法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3): 88-92.]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神经病(FAP)是一组以淀粉样蛋白在周围神经系统异常沉积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为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基因突变所致。该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主要损害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常伴有内脏器官损害。该病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报道的FAP多以四肢对称性麻木和/或乏力为主,而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FAP报道少见。文章对一家系进行分析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类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网络,该系统可清除大脑积累的代谢废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该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相对活跃,生理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侵入性影像技术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类淋巴系统功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类淋巴系统有望成为预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6.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78岁。主因"视物成双1d"于2017-03-01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成双,向左侧注视时为著,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耳鸣,头晕为持续性,与视物成双相关,闭眼后头晕可缓解。无肢体麻木及感觉异常,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言语不利、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无耳聋耳鸣,无出汗异常,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障碍。既往2型糖尿病史9年余,平素口服二甲双胍0.5g,2次/d,血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可影响认知功能。房颤导致血栓形成及脱落造成脑卒中,可影响认知功能。近年有研究证明,房颤还可能通过大脑低灌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无症状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及大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机制影响认知功能。治疗房颤的抗凝药物、射频消融术也可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及日常交往能力。结构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大脑结构,为AD 的诊断提供支持,但早期AD 患者结构影像学并无特征性改变,其协助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而脑功能成像检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同时也可探索AD 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等目前常用于AD 脑研究的功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认知谱系疾病。VCI 早期的临床体征和症状通常不足以支持最终诊断,也不能鉴别病因,而神经影像学可以显示缺血性和出血性损伤灰质和白质损害,在VCI 的诊断和治疗中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核磁(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依赖血氧水平的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等影像学方法在VCI 诊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多病因的累及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CSVD的临床表现除急性卒中外,还包括慢性CSVD如认知障碍、步态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CSVD所致卒中约占全球卒中人数的五分之一,并且在导致认知障碍的病因中,CSVD所致的血管性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位居第二[1]。目前为止,CSVD的诊断多通过临床症状及头颅磁共振来进行影像层面的诊断,其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近期皮层下小梗死、血管源性腔隙、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2]。研究显示,我国CSVD所致的腔隙性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5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