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立体定向 ̄(32)P腔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一例随访报告任自强,林军,李安敏我科1991年2月应用立体定向 ̄(32)P腔内放射治疗一例反复发作的囊性颅咽管瘤,随访4年半无复发,复查CT囊腔缩小50%以上,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3岁,1987年因学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63,)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2wk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远期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病人的呼吸、心率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33.85%)、心率异常(40.00%)、入院两周神志清醒(36.92%)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3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及死亡率(20.00%)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有效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症状、缩短昏迷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已由之前的非接触式激光刀跳跃至现在的接触式激光刀,它克服了前者的种种限制,使得接触式激光刀更适用于临床,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领域,接触式激光刀在神经外科运用范围甚广,本文将对接触式激光刀原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运用、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展望,进行逐一阐明,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壳核出血的优劣。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壳核出血患者3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60例)和B组(172例),A组经外侧裂岛叶进入血肿腔,B组经颞叶皮质进入血肿腔。对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血肿清除量与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顺利、快速进入血肿腔157例(98.1%,157/160),B组154例(89.5%,154/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3.673,P〈0.01)。A组42例活动性出血患者中38例(90.5%)经低功率电凝顺利止血,4例(9.5%)不顺利;B组48例活动性出血中28例(58.3%)经低功率电凝顺利止血,另20例(41.7%)止血不顺利,需反复电凝,或反复加用止血材料,反复牵拉脑组织进行止血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27.412,P〈0.01)。A组97例(60.6%,97/160)行骨瓣开颅,其中行去骨瓣减压23例(23.7%),余均还纳骨瓣;B组105例(61.0%,105/172)行骨瓣开颅,其中行去骨瓣减压44例(41.9%),余还纳骨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7.18,P〈0.01)。根据术后3d内复查CT情况,A组清除血肿95%以上者119例(74.4%,119/160),清除85%-95%者37例(23.1%,37/160),再出血3例(1.9%,3/160);B组清除血肿95%以上者104例(60.5%,104/172),清除85%~95%者49例(28.5%,49/172),再出血12例(7.0%,12/172),A组清除血肿95%以上者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66,P〈0.01);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6.191,P〈0.01)。结论手术清除壳核血肿,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质入路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 1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颅脑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瘤病灶在脑内分布、CT平扫及强化特点、瘤周水肿情况等。结果腺癌多发病灶比例为34.5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鳞癌单发病灶比例为23.6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转移瘤强化方式中结节性强化比例最高,为52.73%,不强化比例最低,为3.64%。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为主,鳞癌以环形强化为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瘤颅脑CT图像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与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效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行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B组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对两组患者术后3d的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术后NIHSS评分优于B组(P0.05);A组术后3d的血管再通率为93.55%,明显较B组74.19%高(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治疗效果优于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窗溪 《贵州医药》2012,36(12):1150-1152
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脑血管发病率也日益上升.众所周知,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常常给社会、家庭、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病,是我们神经内外科医师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性激素变化的特点,探寻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168例动脉瘤性 SAH 患者为观察组,17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低性激素发生率、性激素变化与年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低性激素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39岁阶段,男性 SAH 患者颅内动脉瘤发生率多于女性;40~49岁阶段,女性则多于男性;>50岁,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男性观察组与对照组低于正常睾酮(T )水平发生率、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低于正常雌二酮水平发生率。女性观察组雌二醇(E2)、男性观察组 T 水平与其年龄呈负相关。两组患者中男性30~39岁、>50岁者在促卵泡成熟素(FSH)、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女性>50岁者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并低于正常性激素水平是动脉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内科保守治疗1个月内的病死率仍在50%以上,该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但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大脑出血时产生的自由基使脂质过度氧化,从而引起细胞成分的交联神经功能丧失,即使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2]。依达拉奉作为强效氧自由基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的相关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评价显露效率及范围及优缺点。方法显微解剖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通过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入路及经口入路4种方法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测量各自显露的距离和范围。显露范围行主观评分。结果乙状窦前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5.23±3.80)cm,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8.93±2.49)cm,远外侧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50.03±3.50)cm,经口入路到椎-基底动脉汇合点距离为(18.78±2.09)cm。经口入路显露距离最短,远外侧入路次之,乙状窦前入路再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距离最长。显露范围经口入路最小,其他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外侧入路显露椎-基底动脉结合部距离较短,范围较大,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