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在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61例慢性肝病患者和56例正常人肝脏右叶进行检查,测得感兴趣区肝脏组织弹性量化值,即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并与肝脏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61例慢性肝病患者病理活检结果:S0期8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13例,S4期18例;②VTQ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Spearman r=0.737,P<0.01),不同阶段肝纤维化VTQ平均值是,正常对照组=1.03±0.26,S0=1.05±0.20,S1=1.14±0.28,S2=1.36±0.45,S3=2.01±0.76,S4=2.43±0.39;③正常对照组与S0组与S1组之间、S0组与S1组之间的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的VT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或P=0.016)。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够反映肝组织弹性硬度的定量性息,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跖腱膜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6只新鲜男性足标本经B超测量及解剖观察,发现跖腱膜中央带(CBPF)于止点处最厚,平均为0.24cm;于足弓处CBPF中、内侧部较外侧都稍厚。CBPF止点处相当于跟骨脂肪垫前2/5水平处。作者认为若单纯行跖腱膜切断术治疗跖腱膜炎时,则切断部位选择在足弓处较止点处为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46岁。2 0天前因与邻居争吵后突感心慌气急 ,来院就诊。查体 :神清 ,听诊胸骨左缘可闻及双期杂音 ,叩诊心界不大。心电图检查 :大致正常。临床初步诊断 :主动脉窦瘤破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右心房内径稍扩大 ,余心腔内径值大小基本正常 ,心底大动脉短轴和五腔切面示 :无冠窦局部呈囊袋样扩张突入右心房 ,基壁增厚 ,反射增强 ,并有一破口 ,直径为 7mm(图 1)。窦瘤壁残端随血流冲击而飘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右房内可见五彩镶嵌的花色血流束 (图 2 )。连续多普勒NC:无冠窦瘤破口 ,AO:主动脉 ,RA:右房图 1 无冠窦瘤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对临床症状和黄疸的改善情况。结果130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术均置管成功,其中选择右肝管前支穿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达94.0%(79/84),左肝管外下支一次成功率为81.2%(26/32),右肝管一次成功率为85.7%(6/7),左肝管一次成功率为66.7%(2/3),肝总管一次成功率为75%(3/4)。穿刺胆管内径5-20ram,平均11mm,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大幅下降。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实时、准确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右肝管前支穿刺置管成功率较其他人路高。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组织成像 (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是一项新的探测心肌室壁运动的新技术 ,它通过降低总增益并去除高通滤波器 ,确定适当的频率通过阈值 ,从心脏多普勒信号中选择出低速度 ,高振幅的心肌运动信息 ,输入自相关与速度计算单元进行彩色编码 ,并将心脏室壁运动的信息实时展现 ,可选择性显示心肌各层运动方向与速度、局部室壁运动的状态 ,使检查者准确判断心肌缺血或梗塞部位的程度及范围。弥补了传统二维及 M型超声心动图的一些局限性 ,为定量分析心肌运动与评价心肌功能提供了无创性检查手段。 DTI显示有速度图、加速度图、能量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无创方法检测希氏束电位。方法使用极低噪声3通道高增益放大器。16位A/D转换,通过USB接口与微机连接,采用模式识别和数字滤波联用软件对微信号进行处理。结果30例患者体表逐搏检测与心内导管电极记录进行对照,所有患者用逐搏体表希氏束检测仪清晰地记录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希氏束电活动,即A波、H波V波,二种记录方法获得的参数基本一致。结论无创体表逐搏检测希氏束电活动有广泛临床价值,对心脏电生理研究和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有高度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及右上腹胀痛不适伴进食呕吐20d来诊。查体:无畏寒发热。血常规:WBC4.7×10^9/L,N71.7%。HGB 93 g/L。右上腹见长约8cm陈旧于术疤痕,右上腹至剑突下沿切口方向可及一约10cm×7cm大小包块,表面欠光滑,下界尚清楚质硬,剑突下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追问病史患者曾于6个月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6 7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血尿来我院就诊。尿常规检查 ,红细胞 +++,白细胞 ++,脓球少许。应用ATL超 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MHz。患者取仰卧位 ,行膀胱部位纵、横向扫查 ,结果发现膀胱内一条纡曲的条索物 ,壁呈双重影 ,一端位于膀胱颈 ,形状类似电线 (见图 ) ,仔细盘问病史 ,患者承认系自行插入的电线。讨论 膀胱内发现异物的情况很多 ,种类较广 ,如 :发夹、小木棒、塑料丝等。绝大多数由患者本人造成。由于异物多系条状物 ,在膀胱内磨擦可损伤黏膜层 ,引起局部出血、感染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相应的泌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乳腺癌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模拟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观察在此微环境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成骨细胞护骨素 (osteoprotegerin,OPG)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又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或MDAMB435与成骨细胞MG63共培养,建立模拟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行CGRP(1×108 mol/L)干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干预后OPG和RANKL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MG63与MDAMB231或MDAMB435共培养环境中,RANKL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而OPG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CGRP处理后,共培养环境中RANKL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OPG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 (均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能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轴的表达,进而可能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造成溶骨性破坏;CGRP 干预可逆转此调节作用,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抗ATPase F1α抗体,人血管抑制和肿瘤转移相关蛋白(human angiostatin interacting and tumor metastasis involving protein,HAITMIP)抗体MAb3D5AB1(简称GX)对A549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在C57BL/6小鼠右前腋窝接种A549肺腺癌细胞,制备小鼠荷瘤模型,32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及A、B、C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125、250、500 ng/ml GX)。观察各组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生长延迟时间(tumor growth delay, TGD)及小鼠生存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成功建立了荷A549肺癌小鼠模型,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减小(P<0.05)、TGD随GX剂量增加而显著延长(P<0.01)、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P<0.05),TUNEL法检测发现各治疗组瘤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GX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调亡,使A549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减慢,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