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VAS和改良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侧隐窝针联合针刀治疗FBS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热针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82例,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电热针治疗)和对照组41例(毫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的1、2、6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Cumberland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和本体感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umberland量表、AOFAS量表、Tymo平衡评估及姿势控制分析、本体感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各项评估指标中比较除了力中心轨道M4各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治疗6周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热针对FAI疗效明确,提升了FAI患者的本体感觉,改善了其功能障碍,有利于FAI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胸背部PHN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单用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治疗8周后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区域内平均相对温度(Average Skin Temperature, AST)、AST值差值(ΔAST)]、随访期间各类镇痛药物及其他补救措施(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治疗、皮内阻滞等)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Ⅲ度烫伤大鼠口服补液时胃排空率和胃黏膜血流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SPF级成年大鼠分为5组:假伤后胃内补液组(GR组)、烫伤后胃内补液组(SGR组)、烫伤后电针+胃内补液组(SGR+EA组)、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烫伤后胃内补液(VGX+SGR组)、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烫伤后电针+胃内补液组(VGX+SGR+EA组),每组24只。在1 000 mL无菌蒸馏水中,加入3.5 g丙酮酸钠、3.5 g氯化钠,1.5 g氯化钾和20.0 g葡萄糖,配置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Pyr-ORS),调节pH值至7.35。将大鼠麻醉后分别行颈动脉、股静脉和股动脉分离术并置管。烫伤大鼠采用沸水(100 ℃,15 s)造成背部约35%总体表面积(TBSA)的Ⅲ度烫伤,假烫伤大鼠采用温水浸泡(37 ℃,15 s)。烫伤后即刻,每只大鼠给予皮下注射0.5 mL 0.9%氯化钠溶液和500 mL丁丙诺啡用于止痛。采用输液泵立即经胃管输注Pyr-ORS,持续1 h。VGX+SGR组和VGX+SGR+EA组大鼠烫伤前进行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术。SGR+EA组和VGX+SGR+EA组,选择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连接电针仪,强度为2 mA,2~100 Hz,针刺深度7 mm,在给予烫伤大鼠Pyr-ORS的胃内补液后,持续电针刺激0.5 h。分别于烫伤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胃黏膜血流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烫伤后2、4 h,SGR组、SGR+EA组、VGX+EA组和VGX+SGR+EA组大鼠的胃排空率[2 h:(16.5±3.2)%、(22.6 ± 3.7)%、(13.6±3.0)%、(14.2±3.2)%;4 h:(12.9± 2.4 )%、(17.1±2.3)%、(10.8±2.7)%、(12.7±2.5)%]均分别低于GR组[2 h:(45.9±4.6)%;4 h:(42.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h:(t=18.18、13.67、20.37、19.60,P值均小于0.05);4 h:(t=28.29、24.71、28.67、27.96,P值均小于0.05)。SGR+EA组的胃排空率高于SGR组、VGX+SGR组和VGX+SGR+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h:t=4.32、6.54、5.94,P值均小于0.05);4 h:(t=4.38、6.15、4.49,P值均小于0.05)]。烫伤后2、4 h,SGR组、SGR+EA组、VGX+EA组和VGX+SGR+EA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2 h:(54.0±7.3)、(74.6±8.7)、(42.0±5.5)、(45.2±6.2) BPU;4 h:(46.0±6.8)、(65.6±10.1)、(37.8±5.6)、(42.7±6.4) BPU]均分别明显低于GR组[2 h:(142.0±18.1) BPU;4 h:(127.4±16.5) B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h:(t=15.67、11.67、18.35、17.56,P值均小于0.05);4 h:(t=15.80、11.07、17.81、16.58,P值均小于0.05)];SGR+EA组与SGR组、VGX+SGR组和VGX+SGR+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h:(t=6.28、10.97、9.53,P值均小于0.05);4 h:(t=5.58、8.33、6.63,P值均小于0.05)]。 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促进Ⅲ度烫伤大鼠口服补液后的胃排空率,增加胃黏膜血流,提高口服补液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01至2021-12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门诊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手法复位,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起效时间、疼痛、麻木、步态、直腿抬高、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日常活动受限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为(2.49±1.70)d,早于对照组的(3.63±2.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2.52±0.58),高于对照组的(1.78±0.98);治疗组麻木积分(2.92±0.27),高于对照组的(2.24±0.80);治疗组步态积分(3.00±0.00),高于对照组的(2.52±0.61);治疗组直腿抬高积分(1.98±0.14),高于对照组的(1.48±0.61);治疗组感觉障碍积分(2.00±0.00),高于对照组的(1.72±0.50);治疗组运动障碍积分(1.98±0.14),高于对照组的(1.64±0.49);治疗组日常活动受限积分(12.18±1.79),高于对照组的(11.4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