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5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9月—2021年9月医院接收的烧伤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展开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换药前10 min,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10 min,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贝克绝望量表(BHS)、希望水平量表(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HS评分低于对照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SI、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SF-36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应用于烧伤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症状,改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探索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对高危人群进行无创性肿瘤标志物筛查,可减少影像学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人数,并可提高患者对筛查的依从性,为治疗争取时间。该文主要对用于肝细胞癌(HCC)、结直肠癌(CR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miRNA、血清蛋白标志物、细胞学标志物等作一综述,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吗啡(Morphine, M)戒断反应中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吗啡腹腔注射创建小鼠吗啡戒断反应痛觉过敏模型,根据药物处理随机分为Control、M、M/Dex、M/Min、M/Dex/Min。Von Frey测定各组小鼠机械性痛阈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变化,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各组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并用微透析测定脊髓内炎症因子水平,最后电生理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的影响。结果 同Control组相比,M组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吗啡戒断痛觉过敏模型创建成功,同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同M组相比,M/Dex、M/Min、M/Dex/Min组痛阈显著升高在模型创建后4h最明显,同时三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均明显减少,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电生理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显著增强脊髓背角神经元sIPSC的振幅和频率。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减少CGRP的表达并减轻脊髓炎症反应,且能够增强脊髓抑制性电活动,从而缓解吗啡戒断反应中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理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住院治疗的198例行LC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授权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治疗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简明健康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检查、遵医用药、预防感染、规律饮食、合理锻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授权赋能理论的干预策略对老年LC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一、制订背景(一)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及诊治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为2019年底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在下肢远端组织灌注监测及在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住院且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接受下肢血运重建术的患者60例。根据是否在术中使用近红外光谱监测将患者分为NIRS组(n=30)和非NIRS组(n=30),根据是否有糖尿病进一步将NIRS组分为T2DM亚组(n=13)和非T2DM亚组(n=17)。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NIRS组围手术期区域血氧饱和度(rSO2)、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等,手术操作相关细节及不良事件、二次手术干预等资料。结果 NIRS组和非NIRS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出现5例(16.7%)和3例(10.0%)不良事件。NIRS组术后rSO2、ABI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手术前后患肢rSO2与ABI均正相关(r=0.701,P<0.001;r=0.548,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鼻窦CT扫描,3D重建并打印出病变鼻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需修复重建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均予以放疗并密切随访,通过CT复查与功能检查,对疗效、手术精准度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经3D打印术前设计,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8例患者同期行缺损部位修复重建,其中6例患者上颌骨和眶壁骨质缺损植入钛网,2 例患者颅底骨质缺损较大行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2例缺损较小且硬脑膜完整者未行骨性重建。术中能够明确肿瘤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实现了全部切除、准确定位缺损并修复,精确度高。术后CT复查显示切除范围、骨缺损部位、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12~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可提高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已被纳入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指南中, 但其存在反应率低的问题, 局部疗法以及多学科联合疗法在转移性肾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能够有效提高肾癌的放疗反应率及刺激全身免疫反应, 其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近年来不断涌现, 但目前对此治疗方案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对SABR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实践资料进行归纳, 探讨SABR联合IC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总结治疗方案设计要点, 为临床治疗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肾衰宁颗粒的指纹图谱,并测定肾衰宁颗粒中3种有效成分(橙皮苷、丹酚酸B和大黄酚)的含量,为肾衰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建立肾衰宁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测定10批肾衰宁颗粒的色谱图,确立的标准指纹图谱上有22个共有峰,各批次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之间相似度均不小于0.90,相似度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可靠,适用于肾衰宁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含量测定,为肾衰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