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髌骨骨折系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65%,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切开复位进行解剖位固定是首选的方法。2004年4月~2006年5月本院采用普迪思缝线联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本文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并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8~58岁,平均30.2岁;左侧9例,右侧11例;跪倒跌伤14例,车祸伤6例。均为闭合骨折,所有病例均在伤后48 h内手术。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集中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方面,而对其机制研究甚少。环状RNA是一种新型的稳定的非编码RNA,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其在骨质疏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骨质疏松症”“环状RNA”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将国内外关于环状RNA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学技术治疗骨缺损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这些方法虽然在实验和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成果,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3]: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4-5],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率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rofileinterbodyfusiondevice,Zero—P)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初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lO月,将Zero—P系统用于颈椎前路手术27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0例,脊髓型颈椎病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13例。记录术前和术后3、12个月时颈部疼痛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SF一36评分、颈椎曲度Cobb角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24例为单节段手术,3例为双节段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2±15)min,术中出血量(52.0±18.5)mL。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5个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所有患者颈部及双上肢疼痛明显改善,颈部VAS评分由术前(6.7±2.O)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1.9±0.8)分(P〈0.05),上肢疼痛由(5.5±1.6)分降低到(2.0±O.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功能明显改善,NDI评分由(44.21±11.50)%降低到(14.73±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JOA评分由(8.3±3.4)分提高到(14.6±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SF-36中物理评分从(29.5±7.4)%改善至(50.6±9.1)%,心理评分从(33.7±6.4)%改善至(52.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Cobb角由术前(8.7±7.1)。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有4例患者(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3个月时仍有1例,6个月时完全消失。结论Zero—P系统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操作简单,可显著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有效改善颈椎曲度,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陕西省富县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 为巩固大骨节病防控成果及治疗现症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1954-2022年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分别来自陕西省富县地方病防治所和富县人民医院。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了解通过易地搬迁、换粮、改水、退耕还林等综合措施, 富县大骨节病的防治情况。结果 1954年, 富县共有6个大骨节病病区乡、127个病区村, 总人口数为78 781人, X线检查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16 327例, 检出率为20.72%。其中有X线改变的无临床症状者5 434例, 现症患者中临床Ⅰ度5 850例、Ⅱ度3 725例、Ⅲ度1 318例。1975年, 对全县进行第一次大骨节病普查, 普查人数为101 341人, X线检查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9 575例, 检出率为9.45%, 其中无临床症状者3 247例, 现症患者中临床Ⅰ度3 704例、Ⅱ度2 006例、Ⅲ度618例。大骨节病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 占93.92%(8 993/9 575)。1997年, 对15个乡镇的342所学校的27 320名7~16岁未成年人进行X线检查, 发现有X线改变的无临床症状者169例, ...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轴突再生的一种重要神经营养因子,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并对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突触素:作为突触的特异性蛋白是突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物,主要位于神经元胞体及轴突,可调节神经元轴突延伸,参与突触囊泡的介导转运、神经递质释放,对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背景: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定向分化及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过表达GDNF基因的BMSCs分化情况及其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潜在分子机制。 方法:①以重组目的基因腺病毒转染BMSCs并分为Ad-GDNF-GFP转染组、Ad-GFP转染组、未转染组,免疫荧光鉴定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DNF、Wnt3a、Wnt7a蛋白表达。②以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过表达GDNF基因BMSCs(GDNF-BMSCs)、BMSCs、PBS移植至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后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损伤局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局部Bcl-2、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Ad-GDNF-GFP转染组BMSCs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转变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Wnt3a、Wnt7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未转染组;②移植后4周,GDNF-BMSCs移植组大鼠BBB评分明显提高、脊髓空洞面积显著缩小。GDNF-BMSCs移植组脊髓损伤局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显著低于BMSCs移植组及PBS移植组,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Ⅰ及Bcl-2表达量显著高于BMSCs移植组、PBS移植组;③结果表明,Wnt信号通路参与过表达GDNF基因 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过程,移植后通过降低脊髓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及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提高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ORCID: 0000-0001-6467-730X(黄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S)多发于青年男性,中国人群患病率约为0.3%, 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1], 随着HLA基因分型性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从亚型水平探讨AS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可能,迄今已检出25个HLA-B27等位基因(亚型).可编码23种蛋白质(B2701-B27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