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应变及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变化规律。方法:单纯糖尿病患者41例,糖尿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37例。获取胸骨旁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量左心室径向和圆周收缩期局部及整体峰值应变、左心室扭转角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径向各应变参数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部分心肌节段、不同水平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较对照组减低(P〈0.05),糖尿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组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较对照组增大(P〈0.05),糖尿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能够较早识别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名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血浆NO、AⅡ。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O在主、被动吸烟组减低,AⅡ在主、被动吸烟组升高。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浆NO减少、AⅡ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残角子宫妊娠是临床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76 000~1/140 000[1]。多数残角子宫由于宫腔容量小,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功能失调,妊娠破裂可达80%~90%,发育至足月者极少见[2,3]。临床较易漏诊,常因不能及时诊断、延误手术而造成患者短时间内腹腔内大出血引起休克晕厥,甚至危及生命,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就我院2011年收治的一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短轴应变及左室扭转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A组,LVEF≥50%)40例,心功能衰竭组(B组,LVEF<50%)20例;正常对照组35例.获取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收缩期各水平径向和圆周局部及整体峰值应变,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左室径向收缩期各室壁节段峰值应变、各水平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室整体应变减低不明显(P>0.05),左室圆周部分室壁节段峰值应变、各水平平均峰值应变及左室整体应变减低(P<0.05~0.01),心尖水平各室壁节段、各平面平均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增大(P<0.05~0.001).在糖尿病B组,左室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参数、左室局部及整体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较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小(P<0.5~0.001).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3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主、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2个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被动吸烟组血清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2个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清IL-6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血浆CRP含量。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被动吸烟组血浆C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个指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浆CRP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吸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与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有关,预示有早期动脉硬化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释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者各30名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血浆NO、AⅡ。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最著性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O在主、被动吸烟组减低。AⅡ在主、被动吸烟组升高。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浆NO减少、AⅡ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II)、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外周血NO、AII、TBIL、IL-6、TNF-α及CRP含量。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被动吸烟组NO、TBIL浓度低于正常组(P〈0.05);AII、IL-6、TNF-α、C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各指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并引起机体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这些改变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检测健康青年人肱动脉内径,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肱动脉充血反应试验和硝酸甘油试验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并比较各组外周血清IL-6、TNF-α、CRP含量。结果各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试验引起的肱动脉扩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充血反应试验引起的血管扩张率被动吸烟组及主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及被动吸烟组IL-6、TNF-α、C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并可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