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9篇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五孔法在困难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研究组(n=25)行改良五孔法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照组(n=25)行非改良五孔法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7.0±29.5)min与(85.4±51.5)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4±2.7)d与(10.9±4.8)d,术后分别发生消化道瘘1例与2例,术后均死亡1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消化道瘘、死亡率与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转开腹1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五孔法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安全、有效,尤其对于复杂困难病例优势明显,降低了中转开腹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特发性耳鸣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难题之一。目前,特发性耳鸣的发病机制虽然达成一些共识,但仍未完全阐明。对于急性特发性耳鸣,多主张按照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案,而对于慢性特发性耳鸣多采用心理治疗、习服治疗、掩蔽治疗等方案,以及鼓室注液、针灸、中医汤药等。由于特发性耳鸣治疗疗程较长、见效较慢及疗效评估尚未统一,故各文献报道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低不等。因此,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统一疗效评估方案是将来特发性耳鸣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为了诊断心肌病最准确、无创、直观的首选方法.临床医生为心肌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时,超声检查结果可为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12-14
目的:研究黏蛋白(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UC2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联。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手术切除的结肠正常组织15例,结肠良性腺瘤组织41例及结肠癌组织12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UC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73.17%(30/41)和46.28%(56/121),不同组织中MUC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UC2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均优于MUC2低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中MUC2的表达状况与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关。MUC2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穿刺方向对不同内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病人200例,随机分成向心穿刺组(内径3mm~5mm组、内径5mm组)及离心穿刺组(内径3mm~5mm组、5mm组)共200例,并记录两组病人的内瘘内径及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内瘘并发症,比较两种穿刺方向对不同内径内瘘的穿刺效果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离心穿刺组内径3mm~5mm组与5mm组比较,穿刺成功率及内瘘闭塞、血管瘤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瘘狭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径5mm组的病人的血管瘤发生率约为内径3mm~5mm组的2倍;向心穿刺组内径3mm~5mm组与5mm组比较,内瘘闭塞、血管狭窄等发生率较高(P0.05),但穿刺成功率和血管瘤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病人内瘘内径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假性血管瘤的形成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临床上病人的内瘘内径3mm~5mm时可选离心方向穿刺,内径5mm时可选向心方向穿刺,以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以减少血管狭窄及闭塞的发来延长使用寿命,满足病人持续性血液透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ICU脓毒症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进行动态监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入住本院ICU诊断为脓毒血症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非脓毒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 d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并用ROC曲线评价PCT、CRP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患者组第1、3、5、7 d血清PC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逐渐下降,第5 d显著下降,但到第7 d仍保持一定水平。ROC曲线评价血清PCT、CRP诊断脓毒症效能显示,其AUC分别为0.977、0.910。分别以CRP=3.625 mg/L、PCT=1.84 ng/m L作为最佳截断值时,其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效果最佳。结论:对ICU脓毒症患者行血清PCT、CRP监测,其结果对脓毒症的诊断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桂县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诊治的78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病因特点。结果 78例慢性咳嗽的患儿,总结其病因,可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2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9例,感染后咳嗽18例,支原体感染10例,胃食管反流7例,结核感染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是临桂县小儿慢性咳嗽的三大主要病因。结论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合年龄、地区的特点及时诊断,给予动态评价,考虑到多病因并存的可能性,并实施有效地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RNA干扰封闭AKT2对人肝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AKT2小干扰RNA,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RT-PCR对AKT2mRNA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对AKT2蛋白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分析SMMC7721细胞增殖,受AKT2-shRNA的影响情况。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对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对照组SMMC7721-GFP、SMMC7721表达,比SMMC7721-AKT2-shRNA中AKT2的表达较高。针对AKT2的shRNA,对AKT2 mRNA的表达有干扰的作用。干扰组SMMC7721-AKT2-siRNA中AKT2的表达,比对照组更低。对照组的细胞生长速度比实验组更快。AKT2-shRNA会使肿瘤细胞对凋亡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结论RNA干扰封闭AKT2,会增加人肝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的敏感性,shRNA联合常规化疗,可以用来改善常规化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