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腹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如穴位电针法、吴茱萸热敷、中药保留灌肠等.结果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3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第5天均有排气、排便,腹胀症状均可消失.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缓解胃癌根治术后腹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K-ras基因突变型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新型四唑氮盐(MTS)做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法观察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下游关键激酶ME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25~1 mg/m L浓度的苦参碱能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移行,降低MEK1/2蛋白的表达(P0.05),其作用强度随药物浓度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MAPK信号通路下游MEK1/2蛋白的表达,有效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4例全胃切除术后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吻合组(圆形吻合组)90例,直线切割闭合器吻合组(直线吻合组)134例。结果 直线吻合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用时更短(47.4 min vs. 52.3 min P=0.015),两组在出血量、近切缘及重建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半流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1% vs. 11.9%,P=0.849)。结论 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胃术后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食管空肠重建安全可行,直线切割闭合器方式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D2淋巴结清扫术被视为标准术式,但胃癌根治术中是否需要联合网膜囊切除,尚存在争议.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包括网膜囊切除术能否能降低胃癌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是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经验并且系统回顾相关网膜囊切除术的文献,来阐述上述热点问题,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实施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7±13.3)岁;胃上部癌19例,胃中部癌17例。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无联合脾脏等脏器切除及相关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28.6±45.9)min,术中出血量(82.7±25.5)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35.5±6.2)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3.9±2.1)枚;肿瘤分期为ⅡA期4例(8.3%),IIB期7例(16.7%),ⅢA期10例(33.3%),ⅢB期9例(25.0%),ⅢC期6例(16.7%)。术后2例(5.6%)切口感染,2例(5.6%)炎性肠梗阻,1例(2.8%)发生肺部感染,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四黄水蜜热敷,对照组予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结论 四黄水蜜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治疗在胃癌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营养治疗的胃癌病人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试验组由接受过全营养治疗(TNT)和肿瘤目标营养(GNT)培训的专职医务人员制订营养治疗方案;对照组由临床医师按常规经验给予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的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肛门开始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有1例病人术后出血,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营养治疗不仅能改善胃癌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还能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与开放TME比较,腹腔镜辅助TME(LaTME)不仅降低了手术创伤,且疗效相当。但对于肥胖、骨盆狭窄、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LaTME的盆腔操作仍十分困难,且环周切缘(CRM)阳性的风险增加。腹腔镜辅助经肛TME(TaTME)的出现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微创选择,给外科医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与L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 cm)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腹腔镜辅助TaTME(TaTME组),18例行LaTME(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肿瘤学分期、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近期死亡病例。TaTME组较LaTM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8.5 min vs. 239.33 min,P=0.007)、出血量明显减少(66.50 mL vs. 160.00 mL,P=0.002)。两组在预防性造口、保肛率、CRM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ME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aTME组(6.33 d vs. 10.83 d,P<0.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LaTME组(58 963元 vs. 81 341元,P<0.001),TaTME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及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短于La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与LaTME的短期疗效相当,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7种食管空肠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病人93例临床资料,接受全胃切除后行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其中圆形吻合器法包括反穿刺、侧方置入、直接置入、荷包缝合及经口钉砧座置入装置(OrVilTM),直线切割闭合器法包括食管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Overlap)和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FETE)。分析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293.7±85.3)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23.0±5.8)min,直接置入法在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上略显优势,平均时间(18.2±3.7)min。术中并发症4例,术后并发症3例,均处理成功,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7种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