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途径。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因此,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讲授质量如何,首先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培养出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看成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一丝不苟地对待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质量还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文化素养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深广程度。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目前的课堂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以教  相似文献   
2.
人脐带透明质酸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透明质酸是极具实用价值的生物大分子粘多糖。本研究以酶解、盐析等温和条件从人脐带提取高分子透明质酸并进行系列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其特性粘度1700cms/g,分子量980kd,蛋白含量0.2%,核酸含量0.7%。紫外、红外光谱显示典型透明质酸吸收特征。无毒、无致炎、致热和致敏反应。达到国外对高纯度透明质酸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4.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与人类代谢综合征(MS)相似的大鼠模型,并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C组)和高脂高盐膳食组(MS组)。喂养期间对大鼠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胰岛素水平等进行连续监测;24周喂养结束进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和腹腔注射糖耐量试验,检测颈动脉血压,测量内脏脂肪重量;取其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以RT-PCR法检测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结果MS组体重、内脏脂肪、血压、血浆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与N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GIR:1·26±0·82mg/(kg·min)vs7·03±1·68mg/(kg·min),P<0·01]和糖耐量减退,表现为典型的MS特征;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S组与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23种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多数变化显著。结论长期高脂和高盐饮食喂养可诱导类似于人类MS的基本临床特征大鼠模型,其机制可能与高脂摄入导致大鼠胰岛素敏感组织的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294T/C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肥胖和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检测300例MS、174例高血压病(EH)和143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MS诊断根据1999年WHO亚太诊断标准,其中389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改变,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PPARδ+294T/C基因多态性。结果PPARδ+294T/C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BMI明显高于DM组。MS组和EH组的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肥厚罹患率均明显高于DM组。MS组CC型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TT型和TC型[总胆固醇:CC型(6.13±1.86)mmol/L比TC型(5.14±1.10)mmol/L或TT型(4.99±1.42mmol/L),P<0.05或P<0.01;LDL-C:CC型(3.82±1.52)mmol/L比TC型(3.14±0.88)mmol/L或TT型(2.90±0.87)mmol/L,P<0.05或P<0.01]。分析PPARδ各基因型与LVMI和BMI的关系,发现MS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CC+TC)LVMI和BMI明显高于TT型[LVMI:CC+TC(46±10)g/m2.7比TT(44±10)g/m2.7;BMI:CC+TC(26±3)kg/m2比TT(25±3)kg/m2,P<0·05]。结论MS患者PPARδ+294T/C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和脂质紊乱关系密切,C等位基因携带者较TT基因型患者左室重构明显。  相似文献   
6.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素质教育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对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增强DNA疫苗免疫效应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DNA疫苗便应运而生,从而开辟了人类疫苗发展史上的新纪元,研究表明DNA疫苗注射到机体后表达出相应的抗原蛋白,能够模拟自然感染刺激机体产生更加全面的免疫应答,因而比传统的减毒、灭活疫苗及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很多现有的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及传统的减毒和灭活疫苗,因此,探索提高DNA疫苗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是目前DNA疫苗研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N-Nitrosobis(2-oxopropyl)amine(BOP)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雌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实验组(80只)和对照组(40只)。按10 mg/kg体重分别给实验组金黄地鼠皮下注射BOP,每周1次,持续7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1次注射后第11周开始,每两周1次,处死实验组金黄地鼠10只,对照组5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部分动物出现黄疸及营养不良、远处转移,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腹肉眼观察,在18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23个胰腺肿瘤。其中,1只有3个胰腺肿瘤,3只有2个肿瘤,其余均为单发。其中,7个肿瘤直径<5 mm,16个肿瘤直径≥5 mm,最小肿瘤直径2.0 mm,最大肿瘤直径17 mm。肿瘤直径中位数6.8 mm,体积中位数178.71 mm3,质量中位数0.32 g。组织学检查共在26只实验鼠中发现31个胰腺癌,其中原位癌9个,浸润癌22个,均为胰腺导管腺癌。所有荷瘤鼠均伴有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19周后,所有的实验组动物均发现不典型增生,共在65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胰腺不典型增生。实验组总成瘤率81.3%(65/80)。结论:经皮下注射BOP,成功建立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操作方法简单,易复制,组织病理学与人胰腺癌相似,是胰腺癌体内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结核杆菌Ag85A/GM-CSF嵌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结核病DNA疫苗进行基因修饰的新方法。方法: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结核杆菌Ag85A抗原蛋白基因的成熟肽编码区,以经PHA诱导后的小鼠脾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cDNA,将二者定向克隆入质粒pBK-CMV中构建含嵌合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培养的COS7细胞后检测嵌合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与结核杆菌Ag85A抗原基因的真核嵌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COS7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将细胞因子基因与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基因嵌合构建嵌合DNA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MBP-1的分子功能.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MBP-1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定向插入质粒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mbp-1,重组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Western-blotting检测MBP-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筛选出分子量较大的重组质粒,酶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