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8篇
  4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大肠癌肝微转移预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对从南极水样中分离到的L-4单细胞绿藻(Chlorophyceae L-4),模拟南极的紫外辐射环境.在人工UV-B辐照下培养绿藻L-4.以滤除UV-B培养的绿藻L-4为对照组。用电镜对绿藻L-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细胞内积累大量的淀粉颗粒,是对照组的10~20倍;脂肪颗粒是对照组的3~4倍;试验组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大量的黑色颗粒物质,而对照组很少。此外,试验组的细胞普遍较对照组大,且细胞外粘附着大量的白色黏性物质。对绿藻L-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脂肪、糖、无机元素的总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组14.16%;脂肪含量高于对照组46.65%;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对照组66.34%;灰分和其它物质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38.83%和33.31%。UV—B辐照下南极冰藻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生化组成的变化,部分反映了南极冰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南极强辐射环境的适应。本研究将为从南极冰藻中获取抗紫外辐射活性物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极微生物中特殊酶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极微生物低温酶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热点。目前关于南极微生物低温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酶类研究较少。本文对南极微生物中的特殊酶类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几丁质酶、脱氢酶、β-半乳糖苷酶、RNA聚合酶、DEAD-box RNA解旋酶和金属蛋白酶等酶的理化性质和特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癌症的发病人数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200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仍有1000万癌症新患者,而过去5a中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中尚有2200万存活。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满足癌症患者生理、心理尤其是心理需要,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甘草指纹图谱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光纤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级别、不同部位的甘草进行考察,通过非侵入方式获得植物内在成分信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获得分类结果,探索了NIRS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具有快捷、无损和重现性高地表达植物化学信息的特点,可作为中药分类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不同种类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缓冲液30mmol·L-1硼酸盐溶液,pH=9.2,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75 μm×47.5 cm,有效分离长度40 cm)为分离通道,压力进样(250 Kpa·s),20 kV恒压电泳(25 C)分离,254 nm检测。结果 整个分析过程可以在7 min以内完成,甘草酸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500μg·mL-1(r=0.999 7)。甘草酸的保留时间与甘草酸积分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2%和3.4%。结论 该方法简洁、快速,重现性较好,适用于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也为进一步建立甘草药品的指纹图谱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并且,可以同时分析甘草酸的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甘草类药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丹参提取物作为质控参照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物作为标准物质对丹参原药材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标准化评价。方法 用标准对照品和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质量表征及稳定性检查,并比较标准对照品、丹参提取物对丹参药材质量表征的效果。结果 丹参标准提取物具有与丹参原药材相类似的指纹图谱。5种主要指标成分的峰形分离度好,含量分别为丹参酮ⅡA 0.574%、隐丹参酮0.131%、丹参酮Ⅰ 0.034%、丹参素1.71%和原儿茶醛0.229%。经过连续18个月的跟踪检测,提取物质量稳定。标准品及标准提取物对丹参药材的质量表征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所得丹参提取物可以作为丹参GAP研究中内部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使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Maggiore和Kunstatter的方法,利用极端RN黑洞的似正规模计算了此黑洞的贝肯斯坦-霍金熵量子谱.结果表明,极端RN黑洞的熵量子谱是等间距的,而且所得的结论与贝肯斯坦的结果一致,但不同于Setare从Hod猜想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MS患者100例为MS组,健康成人2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浆中CF-6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MS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浆CF-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358±51)pg/ml比(265±40)pg/ml,P〈0.01],且MS组各亚组CF-6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线粒体偶联因子-6浓度明显升高,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刘平 《安徽医药》2014,(11):2032-203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可诱导肿瘤的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酪氨酸激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 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对VEGF和VEGFR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简述了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主要化学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