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学杂志》2021,36(18):1-5+21
目的 识别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的纵向变化趋势及不同轨迹类别,并分析人口学及疾病相关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化疗期间睡眠障碍量表收集219例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开始前、第1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早期)、第2~4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中期)及最后1个疗程用药结束后第7天(化疗末期)的睡眠障碍情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测评结果的差异,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探讨轨迹类别,并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轨迹类别的预测指标.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4个时间点睡眠障碍得分分别为47.50±8.82、51.38±10.83、50.66±9.90、50.46±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识别出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4条不同的潜在轨迹,命名为无睡眠障碍组(19.2%)、轻度睡眠障碍组(25.1%)、中度睡眠障碍组(50.7%)及重度睡眠障碍组(5.0%).区域淋巴结转移(OR=1.475,P=0.042)、使用靶向药物(OR =2.135,P=0.011)及参与临床试验(OR=1.899,P=0.040)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障碍轨迹类别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障碍随着化疗的推进而动态变化,且其发展轨迹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淋巴结转移、使用靶向药物及参与临床试验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轨迹类别具有预测作用.医护人员可根据睡眠障碍的变化规律及预测指标早期识别睡眠障碍中、高危人群,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与精准照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口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非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促进护士依据证据进行血糖护理管理的行为,提高血糖管理水平。方法 2017年6-11月我院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定6条审查指标,对19名护士及53例患者进行基线审查,依据审查结果对护士进行培训。将证据汇总并应用于护理实践工作中。本项目共进行2轮审查。结果第2轮审查后,6条审查指标执行率从0%上升至96%。护士问卷知识成绩合格率从15.8%提升到第2轮审查后的91.8%;该项目应用后患者在出院后监测血糖的知晓度提高了49%;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由基线的7.6%上升至审查后的72%。患者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高血糖检出率所占比例为43.3%。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可提高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执行行为,有效提高口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非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率为活动主题;对中西医结合科需居家口服化疗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实施对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性为48.57%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口服化疗依从性提升为87.7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性,和护士工作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输液中心的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由护士长、护理骨干及专业目视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目视管理小组,进行目视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确定、现况调查、制订改善方案及完成后期效果评价。结果:目视管理项目的实施前后,对患者和家属对导引标识优化和流程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是有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用药和隐私保护中还存在不足,需要总结和改进。结论:目视化安全管理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安全信息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图形、色彩等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结合创新的各类工具的使用来管理输液中心的日常工作,可以有效规范现场候诊流程和秩序,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目视管理的实施,对输液中心安全、高效的运行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从置管到拔管全程的成本-效果,为中长期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选择提供卫生经济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便利地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的444例患者及2013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ORT的4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果分析,从医院角度比较两组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的总成本、综合效果指数、成本-效果比。 结果 在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PICC组的日均总成本或总成本均低于PO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CC组综合效果指数均略低于PORT组;PICC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PORT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43.50、234 411.00、120 092.25和109 164.00。 结论 当导管留置时间≤12个月时,PICC成本-效果优于PORT,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优先推荐PICC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通路。此外,增量成本-效果比可辅助决策,若支付意愿值高于增量成本-效果比,则PICC和PORT均为成本-效果可接受的方案;反之,则PICC成本-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2013年8月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黏液腺癌,发现脾转移2个月余.于2017年11月20日收入院,入院诊断贲门癌术后,肝、左肾上腺、脾转移.既往在B超下行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在CT引导下行左肾上腺病灶消融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7年11月23日行全麻下脾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全麻满意后,超声引导准确定位脾内病灶,使用Surblate消融机器,2支消融针(17 G-180mm1支、17 G-150 mm 1支)对脾内一处病灶(大小3.5 cm×3.5 cm)进行消融治疗(功率60 W,用时10 min),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腹带加压包扎伤口后安返病房.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感左上腹胀痛,疼痛数字评分(NRS)为6分,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排除腹膜炎的可能,予药物止痛治疗.予常规补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炎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患者持续性左上腹疼痛,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由术前123 g/L降至术后最低69 g/L,血小板由术前119×109/降至术后最低34×109/L,术后第2天急查腹部增强CT示:双侧胸腔积液,腹腔未见明显积液,脾脏消融处坏死水肿.术后第2天更换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抗炎治疗.术后第3天输注血小板2单位;术后第4天输注红细胞悬液2单位.术后第7天,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1 g/L,血小板66×109/L.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术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224.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312.9 U/L,总胆红素48.6 μmol/L,直接胆红素24.8 μmol/L,予补液保肝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术后第8天,患者病情稳定,予出院,门诊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总结一例全内脏反位患者实施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护理经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全内脏反位的情况,针对性得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改变固定左右的思维,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予以口服左卡尼汀治疗的同时,辅予辨证施治(脾胃虚弱证9例,脾肾阳虚证7例),均以七味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治疗方剂,脾胃虚弱证去赤芍、丹参,加莲子、大枣,脾肾阳虚证去当归,加山萸肉、半夏,连服10 d为1个疗程;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结果 治疗10个疗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对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及康复训练,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国内外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并评鉴文献中报道的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实施内容、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学,制订PECOD原则,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EM base、Elsevier、Web of know ledge、Ovid、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描述性研究。结果共纳入描述性研究文献4篇,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气管隆凸下4 cm或2个胸椎椎体单元是较理想的影像学判断标识。结论目前X线胸片仍是确定中心静脉导管头端位置的首要方法,其影像学判断标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构建及AGREE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以证据为基础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并进行AGREE评价。方法通过现况调查,制作PICC置管前评估的系统评价,对PICC置管前评估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文献内容分析,构建指南草案并通过德尔菲法对指南相关附件进行修订,使用AGREE评估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指南形成包含置管护士、环境与设备、患者评估、导管选择、穿刺技术与穿刺部位、知情同意6个方面共31项推荐意见。AGREE评价的标准化总分分别为98%、93%、95%、92%、89%、100%,6名PICC护理专家均给予"强烈推荐"评价。结论该指南是基于我国临床现状、循证证据、患者意愿和偏好、专业人员判断的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可作为PICC置管前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