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自体髂骨进行比较,评价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的成骨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成骨机理。[方法]建立家兔腰椎后外侧融合模型,以自身作为对照,双侧横突间植骨,左侧植入硫酸钙颗粒,右侧植入自体髂骨。于术后3、6、12周行X线、CT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3周,硫酸钙尚可见残留颗粒,自体骨完全降解;植骨区域内均可见到大量的破骨细胞,并有血管纤维组织长入。术后6周,硫酸钙完全降解,影像学检查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增高,新骨成形;组织学检查两侧植骨区内均为大量的透明软骨形成,自体髂骨植骨区内可见散在的骨小梁结构。术后12周,组织学及影像学上二者没有任何的差别,两侧形成的骨组织与家兔的椎体骨组织结构相同。[结论]医用硫酸钙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外,硫酸钙可能还具有骨诱导性,其成骨能力与自体髂骨相当,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奇曼丁 )治疗中度以上肌肉骨骼系统慢性持续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在骨科门诊选择中度以上慢性非癌症性疼痛 ,应用NASIDs疼痛缓解不满意的成人病例共 4 0例 ,服用奇曼丁 ,根据疼痛控制程度和副反应调整剂量。总观察时间为 4周 ,受试者记录疼痛治疗手册 ,每周门诊随访 1次 ,医师检查后填写临床观察表。结果 :全部病例均完成试验 ,无失访和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服药前VSA值平均为 ( 6 8± 1 84 )分 ,服药后VSA值平均为 ( 1 0± 1 4 6 )分 ,两者经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平均疼痛缓解度为 ( 85 5± 5 35 ) % ,其中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占 77 5 %。不良反应 9例 ,总发生率为 2 2 5 % ,结论 :奇曼丁作为盐酸曲马多的缓释片 ,是一种长效中枢性镇痛剂 ,使用方便。在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的慢性疼痛方面具有优良的镇痛效果 ,副反应程度轻 ,有良好的耐受性 ,为骨科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i W  Kou BL  Ju RS  Lü H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246-248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4年10月,1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行二期手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23分。一期手术中将取出的假体彻底清洗,骨水泥垫临时旷置,关节内引流管引流,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3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1个月。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进行,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8个月。14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术后Harris评分平均70分。结论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7年9月至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47.9%,疼痛缓解率90.6%,假关节形成1例,腔隙性脑梗塞1例。平均随访15个月(6-57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内肿物的关节镜检查和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肿物的关节镜手术适应证。方法合并关节绞锁症状的膝关节内肿物6例,经CT和或MRI检查,确定肿物位于关节内,遂行关节镜检查和手术。结果诊断分别为腱鞘巨细胞瘤、炎性假瘤、剥脱性骨软骨炎、腱鞘纤维瘤、畸胎瘤和蜡样骨瘤。术后随访1~20个月,症状改善。结论按照肿物来源,可将膝关节内肿物的关节镜检查适应证分为三类:1源于滑膜病变合并关节紊乱者;2怀疑骨骼病变,但有无法解释的关节内症状者;3曾经手术切除的腘窝良性肿瘤,复发症状以关节内症状为主,不接受开放手术者。以上三种情况,经CT和或MRI检查,如肿物位于关节内,可行关节镜检查以进一步诊断。经关节镜检查证实肿物确位于关节内,边界清楚,直径小于5cm者,可行关节镜下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2017年和2020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学龄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病例现况, 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大骨节病历史病情最严重的洛隆、边坝、八宿县作为目标地区, 以7~12岁在校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2017年和2020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学龄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病例情况, 对受试者摄右手正位X线片, 依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进行X线诊断。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分别独立阅片, 通过加权Kappa值和百分比一致率评估组内及组间一致性。计算2017年和2020年大骨节病的X线检出率, 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大骨节病X线病例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结果 2017年昌都市7~12岁儿童中接受基线横断面调查者5 711人(平均年龄9.2岁, 女性占比48.0%), 其中大骨节病X线阳性者28例, 年龄性别标准化患病率为0.527%;2020年接受二次横断面调查的受试者共计6 771人(平均年龄9.3岁, 女性占比49.5%), 其中大骨节病X线阳性者9例, 年龄性别标准化患病率为0.1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的作用和细胞中有丝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情况。方法 3~5代体外培养的RA滑膜细胞,^3H-TdR掺入检测EGF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EGF刺激后裂解细胞,收获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APK的活化。结果 EGF刺激组和对照组每分钟计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EGF能引起细胞内明显MAPK活化。结论  相似文献   
8.
真实世界研究正在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其对于临床决策的作用和意义。在已发布的几部骨关节炎临床实践指南中,针对同一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等级存在差别。这种差异可能与证据的来源以及评价方法有关。传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于研究对象在选择方面的限制可能导致无法将研究结果从部分推广到整体。为了阐释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以及说明真实世界研究在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面的作用,本综述以现有的骨关节炎临床实践指南为例,对真实世界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概述并对其在指南制定中发挥的可能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膝内翻患者下肢对线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的成因以及关节置换手术的矫正效果.方法对100例145个骨性关节炎膝内翻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负重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别测量关节面夹角、胫骨平台角和胫内翻角度.结果全部膝内翻患者内翻角度平均为9.2°±3.1°(5°~30°),其中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占内翻总角度比例为53.2%,而胫骨机械性内翻角度只占总内翻角度的22.8%,胫骨平台关节面磨损及胫骨平台倾斜占总内翻角度的24%.术后测量表明,平均胫骨平台截骨矫正度数为4.3°,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27.9%.通过软组织平衡方法矫正的度数为10.7°,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72.1%.结论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有两方面骨结构性内翻和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其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大于骨结构性内翻.因此在膝内翻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与平衡与切骨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平衡在膝内翻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分析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及软组织平衡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矫正作用。方法对100例145个骨性关节炎膝内翻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准确截骨并结合软组织平衡术矫正内翻。然后测量手术前后负重位X线平片,对比截骨与软组织平衡的矫正效果。结果全部膝内翻患者术前平均内翻角度为9.2°±3.1°(5°~30°),其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53.2%,胫骨骨性内翻占22.8%,胫骨平台关节面磨损及破坏占24.0%。术后测量表明,胫骨平台截骨角度平均为4.3°,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27.9%;软组织平衡术矫正的平均度数为10.7°,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72.1%。全部病例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38分(5~57分),术后出院时评分为87分(75~90分)。结论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有两方面:(1)胫骨结构性内翻:包括胫骨近端骨性内翻和膝关节内侧关节面的磨损及胫骨平台的破坏所导致的内翻;(2)膝关节侧副韧带及软组织失衡导致的内翻。测量结果表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膝内翻角度的主要部分,对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的关节置换,除准确的截骨外,正确的韧带松解及软组织平衡是手术矫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