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六位,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占第三位。由于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且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肝癌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一大难题。临床上放射性治疗和肝移植手术等只对早期肝癌有效,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多采用全身系统性治疗,主要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化疗等,其中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药物治疗的金标准。本文对晚期原发性肝癌药物治疗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西他沙星标准物质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500型和AVANCE-300型仪器,分别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西他沙星中质子信号在δ8.69,δ7.76,δ3.43和δ3.14,盐酸吉西他滨质子信号在δ8.12,δ6.21和δ6.02,齐多夫定中质子信号在δ7.61和δ6.01作为定量峰,0.5 mL DMSO-d6∶氚代盐酸(DCl,44.8mg·L-1)=4∶1为溶剂,测定条件为:探头温度303K,谱宽11.0,中心频率4.9,脉冲序列为zg 30°,延迟时间20s,采样次数32次,窗函数0.3Hz。结果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内标盐酸吉西他滨及齐多夫定的定量峰分离良好,进样精密度及重复性较好,线性范围宽,样品与内标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质量比分别在0.354 9~1.343 9和0.312 4~1.189 2范围内,其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Y=1.440 9X+0.017 8(r=1.000 0,n=5),Y=1.634 6X+0.008 5(r=0.999 9,n=5)。结果西他沙星的含量分别为99.26%(RSD为0.06%)和99.22%(RSD为0.17%)。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简便、快速,适用于该药物标准物质的绝对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全菲  杨勇 《药学研究》2020,39(6):311-316,325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由脂质活性氧累积所引发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启动和执行取决于铁稳态、脂质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的交集。基于对铁死亡与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之间交互作用的深入了解,已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诱导癌细胞铁死亡的试剂,包括实验性化合物、临床药物和纳米材料。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调节机制和靶向铁死亡的癌症疗法。  相似文献   
4.
周德望  杨勇 《药学研究》2019,38(1):34-37,41
细胞黏附能力及能动性的变化在转移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上皮-间质转化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和癌细胞间黏附特性变化的过程中,并且该过程被认为是转移性肿瘤进展的主要途径。近期有关循环肿瘤微栓子的研究指出,在肿瘤进展期间上皮-间质转化(EMT)是逐步的而不是“全有或无”的二元转变。本文综述了细胞黏附分子及其分子机制调控不完全上皮-间质转化状态及癌细胞干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高发于中高年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在PD的发病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微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小胶质细胞的表型变化,不同极化类型的小胶质细胞可分泌不同作用的炎症因子,介导神经炎症,与P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但目前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调节具有神经毒性的M1型小胶质细胞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M2型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平衡对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起到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极化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关机制进行综述,为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治疗PD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奠定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ICR小鼠Lewis皮下移植肿瘤组织中犬尿氨酸和色氨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为内标,肿瘤组织匀浆后再以甲醇蛋白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色谱柱为C18分析柱(2.1 mm×100 mm,3.5 µm),流动相为甲醇-水(均含0.1%甲酸)。正离子模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 浓度范围在100~25 000 nmol·L-1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均符合接受标准。结论 该法可准确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犬尿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聚糖与糖基化修饰对调节细胞功能至关重要,异常的糖基化修饰和聚糖含量或组成的改变可加速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促进肿瘤转移并参与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最终促进肿瘤发展.因此,研究肿瘤细胞相关糖基化和聚糖的异常表达对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明糖基化和聚糖改变与肿瘤进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总结相关最新糖基化治疗策...  相似文献   
9.
李春杰  江振洲 《药学研究》2022,41(7):472-476
骨骼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stem cells, MuSCs)介导的再生和修复对骨骼肌损伤后完整肌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诱导的未折叠蛋白质反应(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和自噬能够清除积累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是细胞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骨骼肌再生过程中ERS和自噬被激活,且在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对损伤后肌肉的修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ERS和自噬在肌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研发以内质网应激和自噬为靶点改善骨骼肌再生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雪  李智  周宗贞  杨勇 《药学进展》2020,(3):215-221
脓毒血症是由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炎症反应,伴随着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和障碍。近年来,尽管医学和医疗技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脓毒血症本质上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初始免疫反应是一种过度炎症状态,随后迅速发展为免疫抑制状态。了解参与脓毒血症期间器官损伤发展中的宿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总结了各类免疫细胞在人和小鼠脓毒血症期间的作用变化及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