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MR显微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老年斑的沉积情况。方法2只17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V717I]小鼠和2只野生型小鼠,行活体T2WI,然后对照影像定位结果进行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2WI中老年斑的沉积情况以及其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转基因小鼠T2WI上显示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可见点状低信号,且部分低信号可以和组织学切片所显示的老年斑相对应;野生型小鼠T2WI未见明显的低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未见到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MR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老年斑的沉积是可行的,且可用来特异性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脑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19例VCI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FA和MD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VCI患者的全脑MD和FA直方图与正常志愿者不同。与正常对照比较,VCI患者平均全脑FA直方图示峰位置左移、平均FA值降低(P=0.008),MD直方图右移、平均MD值增高(P=0.026),峰位置增高(P=0.041),峰高降低(P=0.002)。平均FA值(r=-0.486,P=0.036)、FA峰高(r=0.498,P=0.030)和FA峰位置(r=-0.641,P=0.003)与MMSE评分相关。结论VCI的患者存在脑扩散异常,DTI直方图部分指标可以帮助评价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的代谢及形态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大鼠实验组于6-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30磁共振波谱仪(4.7T),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该区神经元及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损毁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侧,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别;Cho/Cr比值在两组的两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电镜观察显示:损毁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前、后膜和突触小泡结构异常,典型突触结构消失,树突棘出现大片低电子密度区,细胞器消失。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损毁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突触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行为学和MRI表现上评价6-OHDA分别毁损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模型。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黑质毁损组20只,纹状体毁损组18只,假手术组2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分别作单点黑质毁损与两点纹状体毁损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一步用高场强MRI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黑质毁损后第2周内有7只大鼠诱发出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35%。纹状体毁损后第2周有11只大鼠诱发出旋转行为,旋转次数<4转/min,第3周内旋转次数<5转/min,至术后第5周达到7转/min以上并保持稳定,模型成功率为61.1%。MRI显示:模型大鼠第3周内毁损侧黑质和纹状体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5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帕金森病病人的病程进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氧中毒后脑的能量代谢产物与脑细胞内PH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磁共振方法,用4.7T动物磁共振谱仪,检测氧中毒后不同时程各种磷酸化合物与无机磷酸根(Pi)、磷酸肌酸(PCr)与γ-ATP以及β-ATP与Pi之间的比值,并根据Pi的化学位移推算脑细胞内PH值。结果:氧中毒组物舱1和3小时后PCr/Pi,PCr/γ-ATP以及β-ATP/Pi值均显著降低;5h后恢复正常;24和48小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比的变化、T2加权像(T2WI)以及波谱变化,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1.5h再灌注24、48、96h的T2WI和局域质子谱显示的一些代谢分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的影响,取出脑组织进行红苯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结果模型组缺血侧再灌注24h显示出高信号强度区,与体外取出大脑进行的TTC染色相比,缺血位置大致相同。波谱检测显示在24hNAA/Cr减小,Cho/Cr增大,96h这种趋势继续增大。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NAA/Cr、Cho/Cr值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改善。TTC染色显示灯盏细辛治疗后减小了脑梗死面积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对脑物质代谢产生影响,减轻脑梗死,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受阻、肺实质破坏而导致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对COPD肺组织通气功能、弥散异常及肺结构破坏的有效评估,有助于理解COPD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超极化129 Xe肺部MRI能无创伤性、早期、敏感检测COPD肺部结构和功能变化。本文就COPD肺部超极化气体129 Xe 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神香草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干燥地上部分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神香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udesmene-1β-11-diol(1)、4-eudesmene-1β,11-diol(2)、1β,11-dihydroxy-5-eudesmene(3)、ent-4(15)-eudesmen-1α,11-diol(4)、7α,11-dihydroxy-cadin-10(14)-ene(5)、eudesmane-1β,5α,11-triol(6)、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7)、4(15)-eudesmene-1β,6α-diol(8)、(7R*)-opposit-4(15)-ene-1β,11-diol(9)、cryptomeridiol(10)、octahydro-4-hydrox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11)、caryolane-1,9β-diol(12)、(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spathulenol(14)、4β,10α-aromadendranediol(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空化效应与超声治疗仪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简要综述在超声作用下,液体中空化气泡快速闭合瞬间所产生的放电、发光、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冲击波、微冲流、微聚变、高精度时钟等奇特的理化效应。这些效应构成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声治疗、超声手术、超声美容等的物理机制,也为设计、改进及合理应用这类超声治疗仪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华  廖维靖  周华  魏黎 《中草药》2006,37(6):898-901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比的变化、T2加权像(T2WI)以及波谱变化,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1.5h再灌注24、48、96h的T2WI和局域质子谱显示的一些代谢分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的影响,取出脑组织进行红苯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结果模型组缺血侧再灌注24h显示出高信号强度区,与体外取出大脑进行的TTC染色相比,缺血位置大致相同。波谱检测显示在24hNAA/Cr减小,Cho/Cr增大,96h这种趋势继续增大。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NAA/Cr、Cho/Cr值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改善。TTC染色显示灯盏细辛治疗后减小了脑梗死面积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对脑物质代谢产生影响,减轻脑梗死,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