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畸胎瘤破裂误诊为恶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2岁,突发前胸疼痛、憋闷,外院CT扫描(图1)拟诊为前纵隔恶性肿瘤.予以全身联合化疗4周期.影像学复查示病变进展而转来我院。体植:心界扩大,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 ,了解口咽癌及口咽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 70例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口咽癌 4 5例 ,淋巴瘤 2 5例 ,对比分析口咽癌、淋巴瘤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5例口咽癌 ,均为单侧病变 ,其中 4 1例有明确肿物 ,边界不清楚有外侵 32例 ;2 5例淋巴瘤中 ,9例为双侧病变 ,边界不清楚 12例 ,肿物边界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行增强扫描的口咽癌 37例 ,密度不均匀 2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呈中度强化 17例 ,明显强化 8例 ;行增强扫描的淋巴瘤 19例 ,其中内部密度均匀 12例 ,不均匀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中度强化 7例 ,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密度均匀性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肿物的强化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口咽癌与口咽部淋巴瘤有不同的影像特点 ,肿物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及颈部淋巴结等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3.
小肾细胞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肾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特征,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87年1月~2002年4月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小肾癌(≤3 cm)瘤体内回声相对比较均匀,表现为混合性回声、或伴有钙化形成者较少。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瘤内血流信号分布差异较大,大部分血流信号丰富。结论 超声诊断可较全面评估小肾癌的部位、大小、病变性质,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有无静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  相似文献   
4.
恶性胆管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恶性胆管梗阻的价值。方法32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MRCP检查,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6.9%,而CT为88.5%,超声为76.0%。MRCP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9%。结论MRCP在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上明显高于超声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08例宫颈癌的髂总、髂内、髂外组、闭孔组、腹主动脉旁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5.6%;诊断各个解剖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髂内组,87.5%、55.9%;髂外组,76.4%、60.9%;髂总组,89.8%、68.8%;闭孔组,64.3%、92.5%;腹主动脉旁,40.0%、96.9%.髂内组、髂外组、髂总组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多于阴性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淋巴结大小、数目、密度对诊断淋巴结转移非常有帮助,出现淋巴结坏死高度可疑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CT扫描7例,MRI扫描2例。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平均9.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扣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5例有钙化。MRI2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癌的表现与分期的相关性。方法41例子宫内膜癌经阴道超声检查,先观察子宫内膜及肌层的二维图像,记录二维图像特征,然后观察彩色血流情况,测得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并记录。最后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阴道腔内超声测得内膜厚度范围5.6~52mm,Ⅰa期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7.2mm,Ⅰb期为23.2mm,Ⅰc期为29.7mm,各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Ⅰa期为66.6%(2/3例),Ⅰb期为85.7%(18/21例),Ⅰc期血流显示率为88.2%(15/17例),肿瘤内血流分级越高,肿瘤浸润深度越深;Ⅰa期患者阻力指数平均为0.52,Ⅰb期为0.42,Ⅰc期为0.50,肿瘤内血管的阻力指数在各期肿瘤中无显著差异。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提供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情况的准确信息,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相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3D)及CT仿真结肠镜(CTVC)图像.将CT结果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46例经手术和/或结肠镜证实,其中癌41例,其他5例.螺旋CT对结直肠癌病人的检出率为95.12%(39/41),病灶的检出率为93.02%(40/43).结论螺旋CT结肠成像是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是结肠镜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图1CT平扫示肝脏右后叶转移瘤,内见细砂粒样钙化,聚集成团图2结肠中分化腺癌,未见粘液分泌(HE×40)图3第2次术后11个月,胸部CT扫描示右下肺转移结节,内可见细砂粒样钙化,位于中心肝转移瘤钙化较少见,全身多处转移均有钙化的病例更为罕见。我院发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头颈部病变微循环状态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CT和MRI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以往侧重于形态学研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MRI各种功能成像研究逐渐在国内外开展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灌注成像及扩散成像作为新的功能成像方法,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获得肿瘤组织的微循环信息,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肿瘤的灌注成像及扩散成像研究,几乎涉及全身各系统各个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