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加味茯苓四逆汤联合西药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茯苓四逆汤。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E/A)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CO、E/A增高,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心肌重量指数(LVMI)下降。观察组患者LVEF、CO、E/A高于对照组,LVEDD、LVM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Nexilin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Nexilin水平下降,观察组患者BNP、Nexi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ɑ、hs-C...  相似文献   
2.
社区老年群体健康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关注的重点。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深入,慢性病健康管理受到大众的高度关注。失眠是社区老年群体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眠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足,诊疗效果欠佳。通过对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发现,体质辨识是诊断老年失眠症的基础辩证之一。服务包模式是近年来医疗政策改革与发展后提出并开展的新模式。如何将体质辨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综述体质辨识在失眠患者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以中医体质为基础的失眠服务包,以期为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为失眠症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研究表明,尿酸、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学检查结果,探索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更好协助临床明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医养结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社区91例医养结合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5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6个月和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WHO-QOL-100 量表评分。 结果 实施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WHO-QOL-100 量表评分,干预组(中位数=65)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59.5),统计学意义(P=0.00,P<0.01)实施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WHO-QOL-100 量表评分,干预组(中位数=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59.5),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P=0.00,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医养结合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影像学征象。方法:收集孤立性肺小结节病例908例,分析其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及毛刺等影像学征象,并寻找恶性肺小结节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结果:908例肺小结节病例中恶性825例,良性83例。恶性肺小结节中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血管集束征和毛刺的检出率高于良性肺小结节(均P0.001)。按恶性肺小结节密度分的3组中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和毛刺的检出率均不同(P0.001)。随着肺小结节密度升高,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和毛刺的检出率也增加(趋势P0.001)。按腺癌浸润深度分的3组中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和毛刺的检出率均不同(P0.001)。随着浸润加深,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和毛刺的检出率也增加(趋势P0.001)。结论: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在非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定性诊断中起提示作用,而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及毛刺在实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中更有价值,这些影像学征象将在肺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需求,为今后施行有效社区康复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2例脑卒中患者,20例脑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本研究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结果 走路有些问题较走路没有问题的、卒中后出现抑郁焦虑并发症较没有出现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选择康复需求的可能性增加;存在行走困难和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家庭康复技巧及辅助器具的指导;存在吞咽困难和抑郁焦虑状态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心理干预;病程长及存在语言、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康复知识指导;有尿路感染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居家环境改造的指导。结论 存在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需求不同,社区康复工作应重点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