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以及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维生素A用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同时为降低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的发病率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最小成本分析和决策树模型,比较3个促排卵药物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ET/ICSI)中的临床疗效与经济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进行IVF-ET/ICSI的患者,共282个周期,按照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a注射液108个周期;B组:注射用尿源性促卵泡素87个周期;C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β注射液87个周期。比较3组的一般情况、成本及治疗结局,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3组促排卵药物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组的一般情况及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直接医疗总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直接医疗成本分别为15 737.58元、14 782.68元、13 421.20元。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C组成本最小,B组次之,A组最大。故C组治疗方案最具经济性。结论 在IVF-ET/ICSI的3组促排卵药物治疗方案中,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更具经济学优势,注射用尿促卵泡素次之,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不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出生缺陷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父母高龄是出生缺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父母的比例将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染色体非整倍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非孟德尔疾病、精神疾病以及癌症等方面,阐述高龄生育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不同分娩时间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期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妊娠28周以上、单胎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8931例的病史资料。根据分娩时间分为白班组(8:00-17:00)和中夜班组(17:00至次日8:00),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母婴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白班组与中夜班组分娩量以及产妇的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夜班时,急产的发生率为6.43%,明显高于白班;白班组,人工破膜、镇痛分娩、产钳助产、阴道切开、宫腔探查等助产操作比例明显高于中夜班组。两组产妇阴道血肿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夜班分娩产妇产后2h发生产后出血比率明显高于白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白班与中夜班的工作量相当,白班时产科助产操作比例更高,中夜班存在母婴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7.
庄怡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4):635-63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宫腔镜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宫腔镜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准确率为100%(50/50),经阴道超声检查为76%(38/50)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技术能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疤痕妊娠病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病例60例,通过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物距浆膜层距离比数比(OR)为0.162及血管阻力指数(RI)OR0.001为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疗效的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评估子宫疤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合并刮宫术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超重孕妇实施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的干预,探讨胎盘组织和脐血中与体重增长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的改变。 方法采用随机化单盲对照干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初次产检孕周≤12周且体重超重的孕妇。以研究对象纳入的顺序号为随机序列号,采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中国孕妇保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孕妇的膳食和体力活动规范实施低GI膳食指导干预 ,对照组仅按照国家规范给予指导,不给予低GI膳食的指导。两组分别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干预3次。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5例。孕妇分娩时收集胎盘组织和脐血,提取DNA,采用Illumina甲基化芯片进行两步法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定。 结果孕妇孕期相关暴露因素在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出生体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3.7±0.5) vs (3.5±0.4) k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本研究结果结合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筛选出19个基因位点,所属18个基因,其中5个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2个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其余基因分布分散。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甲基化的改变,发现脐血中2个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分别位于TEKT5和MIR378C基因上,胎盘组织中1个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所属PGBD5基因。 结论通过对超重孕妇采取低GI膳食干预,胎盘组织和脐血中基因的甲基化可以发生改变,为中国超重、肥胖孕妇疾病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对子代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家族是孕期母体脂质代谢的关键酶,通过水解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和磷脂以释放游离脂肪酸,使母体的脂质转运给胎儿。多项研究表明,子痫前期(PE)孕妇体内多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并与ATGL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