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3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估新型氨基化纳米多孔钛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材料表面形貌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其元素成分分析。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在各组材料表面的粘附、铺展、增殖和分化进行评估。结果:钛表面形成相互连通的纳米多孔结构,XPS显示在钛表面成功引入氨基。细胞在新型氨基化纳米多孔钛表面伸出更多伪足,增殖和分化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新型氨基化纳米多孔钛表面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研究经羟基磷灰石(HA)涂层处理后多孔镍钛(NiTi)合金的溶血率及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附着、增殖及分化情况,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测定经HA涂层处理的圆盘状多孔NiTi合金(NiTi-HA组;直径10mm,厚2mm)的生物相容性,未经涂层处理的多孔NiTi合金(NiTi组)及致密纯钛(Ti组)试样设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溶血性能;将成骨细胞接种于试样表面,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骨细胞黏附形态,MTS法及碱性磷酸酶(ALP)试剂检测细胞附着、增殖情况及ALP活性,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的溶血率分别为(0.30±0.11)%、(0.51±0.07)%及(0.27±0.06)%,均低于国家标准(YY/T0127.1)规定的5%。SEM观察显示,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细胞黏附形态良好。NiTi-HA组试样表面细胞附着及增殖数量均高于Ni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0与0.001)。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表面细胞ALP活性无差异(P=1),但均高于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1与0.0004)。结论 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均无溶血作用;NiTi-HA组较NiTi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附着和增殖,且ALP活性均高于纯钛。  相似文献   
43.
述了如何构建绿色医院建筑,并就其中热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空调节能、地面工程、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测定所制备的牙科氧化锆增韧复相铝瓷(ZTCA)的力学性能,探讨氧化锆质量分数变化对ZTCA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机制。方法溶胶- 凝胶法制备单相Al2O3粉体,表面诱导沉淀法制备4组不同ZrO2质量分数的ZTCA粉体。将5组粉体干压成型后烧结并加工成标准试件用于力学性能试验,测定三点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基体断口形貌;X射线衍射分析ZTCA基体晶相组成。结果ZTCA抗弯强度随ZrO2的增加先上升而后下降;ZrO2加入量为30%时,抗弯强度最高,为304.5 MPa,对应的断裂韧性为1.85 MPa·m1/2;ZTCA基体晶相包括α- Al2O3、四方相氧化锆以及少量的单斜相氧化锆。结论ZrO2质量分数不同对应ZTCA的强韧化机制不同,ZrO2质量分数为15%~30%时,材料以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为主;ZrO2质量分数大于30%时,还存在微裂纹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脑部皮层厚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8—2017-08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62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PD伴CI组(MoCA≤26分,PD-CI组)和PD未伴CI组(MoCA26分,PD-NC组)。另选择2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脑MRI图像资料以及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利用FreeSurfer软件和基于体素(VBM)的方法观察PD患者大脑皮层厚度改变情况,及其与CI的相关性。结果与PD-NC组相比,PD-CI组在左侧的楔前叶、颞上回、梭状回、颞下回、前喙扣带回、额下回岛盖部及右侧缘上回出现皮层厚度减少,且左侧的楔前叶、前喙扣带回、颞下回三个脑区平均皮层厚度(MCT)显著减少(P0.05)。PD患者左侧楔前叶的MCT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27,P=0.034)、左侧前喙扣带回的MCT与抽象(r=0.31,P=0.015)、左侧颞下回的MCT与抽象(r=0.25,P=0.048)、左侧颞下回的MCT和延迟回忆(r=0.26,P=0.046)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PD-CI患者多个脑区的皮层厚度显著变薄,且这些脑区的皮层厚度与认知功能存在正相关,其可能成为PD-CI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47.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人类最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广泛分布于各类植物中,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是,除植物纤维素外,1886年英国科学家Brown在木醋杆菌培养过程中发现木醋杆菌也能够合成纤维素,其化学组成与植物纤维相似,为与植物来源的纤维素相区别而将其命名为细菌纤维素( bacterial cellulose,BC).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多孔钛孔隙率和孔隙尺寸对其力学性能及细胞黏附与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整加入造孔剂的粒径及质量分数,粉末冶金法制备12组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钛,金相显微镜观察其孔隙特征,计算孔隙率及平均孔隙尺寸。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强度。筛选力学参数与人皮质骨匹配的多孔钛,CCK-8法测定其MC3T3-E1细胞黏附及增殖活性。结果随着多孔钛孔隙率增大,其屈服强度由406.0 MPa降至52.9 MPa,弹性模量由18.2 GPa降至3.5 GPa,弯曲强度从327.2 MPa降至50.6 MPa。多孔钛孔隙率和孔隙尺寸对其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及弯曲强度均有影响(P<0.05)。MC3T3-E1细胞在多孔钛表面的早期黏附吸光度值低于致密纯钛和塑料培养板对照组(P<0.05),但细胞在前者的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当孔隙率为43.1%~53.3%、且孔隙尺寸为154.8~191.6μm时,多孔钛的力学性能与人骨接近,且有利于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临床失效的前牙全瓷冠,分析疲劳损伤的起源和发展,以期为优化全瓷冠桥修复体的临床设计及修复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失效前牙二硅酸锂基瓷冠( IPS EmpressⅡ)3例,玻璃渗透氧化铝瓷冠(In-Ceram)2例,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裂面,分析特征形貌.结果 5例全瓷冠主要失效模式均为唇侧饰瓷内聚破坏,裂纹起源于切端咬合接触区,并由切端向龈端扩展,裂纹源附近饰瓷内部见较多气孔缺陷.结论 饰瓷内聚破坏是全瓷修复失效的重要原因;饰瓷内部易出现制作缺陷,成为双层瓷修复体的薄弱环节;改良饰瓷制作及烧结工艺,设计多点咬合接触将有助于减少饰瓷崩瓷.  相似文献   
50.
【摘要】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神经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与传统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同,机器学习模型能对神经影像学数据进行个体化预测,发掘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包含数据预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数据预处理是一种人为的特征工程,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量化特征;机器学习算法包含特征降维、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鲁棒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不同数据集的准确预测,并提供对预测结果贡献大的特征,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研究进展,从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算法和生物学标记物3个角度进行介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神经精神疾病;神经影像;机器学习;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