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413篇
预防医学   31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5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妇科住院病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200例妇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于康复治疗患者满意率及保持患者心情平稳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PD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模拟TEAS治疗,观察组为TEAS治疗,采用经皮电刺激对相应穴位或模拟穴位进行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胃容受性、胃排空以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共5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量表(D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饱腹感量(ISV)以及最大耐受量(MT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频段(H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频段/高频段(LF/HF)显著降低(P<0.05);PD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DS患者在...  相似文献   
3.
无缝隙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模式,能够保证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的完整度和连续性,以患者为核心,全面关注患者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患者往往对手术室环境产生陌生、孤独以及恐惧的心理,致使心理上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甚至还会干扰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高质量的术中护理是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救治率的关键因素,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流程,通过完整的护理方式让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和可靠[3]。本研究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诊显微修复15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急诊处理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方法2003年9月--2006年7月,我们应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及其相关方法处理15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15例全部成活,术后3~28个月随访,外形与感觉等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处理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功能和外形,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16、Cyclin、D1Rb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胃癌组织中P16、Cyclin D1、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Cyclin D1、R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粘膜分别为90%、10%、90%;胃癌分别为36.67%、53.33%、50%,胃癌纽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6、Cyclin D1蛋白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16、Cyclin D1、Rb基因与胃癌发生有关,P16、Cyclinp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2002年2月-2006年2月,本院采用左旋咪唑联合维生紊AD丸治疗RRI患儿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永康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对 36家托幼机构进行了调查。1方法空气细菌采样是将直径 9 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各采样点暴露 5min后,置 37℃温箱培养 24h,以细菌总数≤2500cfu/m3 为合格。餐具及环境物体表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在 25 2的被检物体表面涂抹后,检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2例,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耐信、氧氟沙星、痢特灵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疗效。方法87例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予耐信40 mg 2次/d,氧氟沙星0.3 g 2次/d,痢特灵0.1 g 2次/d,疗程1周。对照组45例,予枸橼酸雷尼替丁铋胶囊1片2次/d,克拉霉素0.25 g 2次/d,阿莫西林1.0 g 2次/d,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结果治疗组根除率83%,对照组根除率69%(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P>0.05)。结论耐信、氧氟沙星、痢特灵三联疗法为安全可靠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别直参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系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CHF的诊断与NYHA心功能分级参照《实用内科学》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