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类口腔疾病, 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是健康、美观、功能及稳定。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是林久祥教授团队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矫治体系, 为较疑难的骨性错畸形, 特别是骨性Ⅲ类错畸形的非手术矫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是实施健康矫治理念的良好载体。关于正畸医师应如何规范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 国内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南和规范。本技术规范由林久祥教授指导, 多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权威专家共同修改, 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和专著, 并结合众多专家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形成本技术规范, 旨在为广大正畸医师开展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助于规范和指导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减少并发症, 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促进该矫治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R)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以含0.25~2.0 mmol/L的SrR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甲苯胺蓝...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定量评价。方法    选择2018年1—11月于上海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18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患者的18颗患牙(均为单根管的下颌前磨牙),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随访18个月,期间收集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分析临床疗效并对牙根影像面积、根尖孔直径以及牙根长度变化进行CBCT影像定量评估,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牙根发育的因素。结果 所有18颗经过治疗的患牙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叩痛、松动及窦道,有效率为100%,其中成功15例(83.3%)、好转3例(16.7%)。以术前为基准,术后18个月牙根影像面积平均增加83.78%,根尖孔直径平均减少50.78%,牙根长度平均增加24.61%;年龄(是否大于17岁)与牙根是否继续发育相关,性别及根尖孔大小与牙根是否继续发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对于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可使牙根得到持续发育,年龄可影响术后牙根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毛艳敏  卢芸  许衍  李强  刘月华 《口腔医学》2022,42(9):818-823
目的 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区骨量与正畸关闭间隙后移入间隙的第二磨牙骨丧失量之间的关系,为风险预判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正畸患者50例,行全口固定矫治,微种植体支抗辅助近中移动磨牙关闭间隙。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并测量骨量。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测量的下颌第二磨牙8个位点中7个位点的平均骨高度丧失量均小于1 mm。骨高度增加的位点占34.5%,90%的磨牙存在骨高度增加的位点。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区牙槽骨的高度吸收量、宽度吸收量与移入缺牙嵴的第二磨牙骨高度丧失量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正畸近中移动相邻磨牙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间隙不会造成严重的磨牙骨高度丧失,还可能形成骨高度的增加。缺牙区的骨吸收量不提示治疗风险,该项治疗前也无需行植骨术。  相似文献   
5.
杨彬  张皓  张颖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4):410-413
目的: 调查门诊儿童牙黑色素沉着的患病情况,分析儿童牙黑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在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就诊的164名儿童进行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饮用水来源、患病及用药等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唾液pH分析,其中82例为有牙黑色素沉着的儿童(病例组),另82例为同期来院就诊的无牙色素沉着的儿童(对照组)。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中将瓶装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来源的儿童所占比例较对照组低(18.3% ∶ 35.4%),服用中草药、多吃蔬菜(≥2次/d)的儿童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23.2% ∶ 9.8%,29.3% ∶ 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中草药以及多吃蔬菜(≥2次/d)是牙黑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P<0.05),而将瓶装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来源是保护因素。结论: 服用中草药以及多吃蔬菜(≥2次/d)是牙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而多饮瓶装水能降低发生色素沉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数字化牙支持式半程导板的安全性,探讨影响其精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50例2022年1~12月于上海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行牙支持式半程手术导板辅助口腔种植术的患者,共种植成功65枚。使用3Shape软件测量和比对患者术后种植体的实际位点与术前设计的种植体虚拟位点的偏差,评估在使用牙支持式半程手术导板引导下的种植手术的精确度。结果:65枚种植体在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的颈部偏差分别为(0.31±1.3)mm,(0.47±1.71)mm,(0.22±1.88)mm;根尖偏差:(0.35±1.82)mm,(0.45±2.33)mm,(0.09±2.33)mm;角度偏差:(5.7±4.01)°,(4.71±3.66)°;对照组(0.079 mm偏差值)与实验组种植体在三维方向上的种植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颗与多颗种植体颈部和根尖部在近远中向偏差<轴向偏差<颊舌向偏差,在颊舌向整体呈现颊向偏移,在近远中向略偏向近中。前牙种植体颈部偏差在三维方向上略小于后牙,但角度偏差略大于后牙,但前牙和后牙种植体的偏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牙支持...  相似文献   
7.
蒋理亚  林军 《口腔医学》2024,(2):100-104
目的 分析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牙齿的移动表达率以及其副作用移动。方法 选取24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完成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利用治疗前后的CBCT建立三维坐标系,定位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及切牙的牙冠牙根标志点并获得牙齿治疗前后位置的坐标、轴倾角及转矩角,结合牙齿预设移动量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表达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磨牙和切牙在非计划移动方向上坐标的差异及轴倾角、转矩角的差异分析牙齿的副作用移动。结果 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的牙齿移动表达率最高,可达71%,牙根的移动表达率则显著小于牙冠(P<0.05)。在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过程中,磨牙产生压低及颊向倾斜的副作用移动(P<0.05),切牙的副作用移动不显著(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磨牙远移表达率较高,牙冠大于牙根,但移动过程中应注意减少磨牙的压低移动和颊向倾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小鼠肠道炎症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探究。方法:将12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P.g组灌饲0.2 mL OD600=0.5的P.g菌液,对照组灌饲等量无菌BHI液体培养基。每只小鼠每日灌饲1次,起始和每次灌饲1周时小鼠称重,7周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采取小肠组织并收取粪便。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小肠组织行HE染色分析肠道炎症进展。免疫组化分析炎症因子IL-17的表达及铁死亡指标(ACSL4,SLC7A11,GPX4)的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g灌饲组小鼠体重第7周时存在差异(P<0.05)。HE染色显示P.g组小鼠小肠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增加,绒毛间质轻微水肿,提示肠道炎症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g灌饲组小鼠小肠组织IL-17明显升高。小肠组织中ACSL4水平显著增高,SLC7A11和GPX4水平降低,小鼠小肠组织在P.g作用下发生了铁死亡。16S rRNA结果显示P.g组与对照组间肠道菌群差异明显(P<0.05)。结论:P.g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角化龈宽度(KTW)对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缺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缺损的14例患者(44个位点)基线和术后2年随访时的临床资料。以基线时的KTW进行分组,分为KTW>2 mm组及KTW≤2 mm组,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2组的牙周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内比较发现,2组术后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水平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2组术后与术前基线时的PD变化值(△PD)及CAL变化值(△CAL),发现2组之间△PD无统计学差异;但KTW>2 mm组的△CAL显著大于KTW≤2 mm组(P<0.05)。结论: 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缺损能够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减小牙周袋深度,获得附着水平增加。但当KTW不足时(≤2 mm),手术所获得的附着水平再生有限,再生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联合次氯酸钠对体外复杂根管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CBCT筛选含峡区的离体牙42颗,体外建立复杂根管感染模型,将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A组:半导体激光组+0.9% NaCl溶液; B组:半导体激光+5.25% NaClO; C组:5.25% NaClO; D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颗牙齿,经消毒处理后收集冲洗液,进行细菌培养、菌落形成单位计数、SEM观察及细菌活死染色后激光聚焦显微镜( CLSM)观察分析,定量比较各组对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① A、B、C组处理后的杀菌率分别为33.9%、98.4%和82.8%,均高于D组的3.68%( P<0.05),其中B组杀菌率最高; ②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激光结合次氯酸钠组获得最好的根管壁清理效果; ③ CLSM图像荧光强度IOD值分析结果显示: B组红色荧光强度高于其余3组( 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辅助根管消毒有助于复杂根管(含峡区)的消毒;高功率( 2.5 W)半导体激光结合传统根管化学消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