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正脑衰反应调节蛋白家族(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s,CRMPs)又名二氢嘧啶相关蛋白(dihydropyrimidinase-related proteins,DRP,DPYSL)、UNC-33类似蛋白(unc-33-like proteins,Ulip)、TOAD-64及TUC,由5种同源胞浆蛋白构成,即CRMP1-5~([1])。CRMP2是其家族最先被发现的成员,在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多种神经功能,包括微管动态性、微丝重组及稳定性、神经元极化及迁移、轴突运输、胞吞作用、钙离子通道调节以及T淋巴细胞迁移等~([2])。研究发现其与阿尔茨海默病、缺血缺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27.3%)、其次为头孢吡肟(45.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0%;ERIC-PCR结果显示,有5株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同一型别.结论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显著,仅对头孢他啶较为敏感,菌株间存在克隆传播、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多重PCR检测技术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情况,有助于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2月重庆地区195例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应用18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195份样本中有143份(73.33%)检测出病毒感染阳性,其中119份为单一病毒感染,24份为多重病毒感染。单一感染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25.64%(50/195),其次是人鼻病毒17.95%(35/195)、甲型流感病毒4.62%(9/195)。以0~3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84.95%(79/93),>3~6岁组阳性检出率为60.00%(39/65),>6岁组阳性检出率为67.57%(25/37),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2,P=0.002)。冬春季节比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75.68%vs. 41.67%)(χ2=23.252,P<0.001)。结论 多重PCR技术对于快...  相似文献   
64.
<正>穿着让自己感到舒适和自信的衣服,就会感到特别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近期,色彩鲜艳的穿衣风格席卷了国内外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这种穿衣风格被称为“多巴胺穿搭”。不少时尚博主凭借“多巴胺穿搭”短时间内吸引了百万粉丝,这也让这种时髦的穿搭方式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人群的追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以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和联合组(33例)。参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清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血清PCT、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膜炎体征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HBV及其抗原成分是否诱导HepG2细胞表达IL-8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人肝胚瘤细胞株HepG2和HepG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种细胞株细胞上清液中IL-8的表达,并将能够表达完整HBV病毒颗粒或HBsAg、HBeAg、HBcAg、HBx蛋白的质粒pSM2、pHBs-EGFP、pHBe-EGFP、pHBc-EGFP和pHBx-EGFP转染HepG2细胞,以ELISA技术分析细胞上清液的IL-8表达情况。在转染pSM2、pHBx-EGFP质粒的HepG2细胞中加入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剂SN50,以凝胶阻滞电泳和ELISA技术分析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和细胞上清液中IL-8含量。结果 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IL-8显著高于HepG2细胞;转染HBV全基因组序列表达质粒pSM2和HBsAg、HBeAg、HBcAg、HBx蛋白的质粒pSM2、pHBs-EGFP、pHBe-EGFP、pHBc-EGFP、pHBx-EGFP后,HepG2细胞能够表达完整的HBV颗粒或HBV抗原,其中转染质粒pSM2和pHBx-EGFP的HepG2细胞上清液中IL-8的含量显著高于空载体质粒pcDNA3.1和pEGFP-N1转染的HepG2细胞。EMSA分析提示随着NF-κB抑制剂SN50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的活性,转染质粒pSM2和pHBx-EGFP的HepG2细胞上清液中IL-8的含量逐渐减少。结论 在体外细胞模型中,HBV及其抗原成分很可能通过影响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进而诱导肝细胞表达IL-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