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gen receptor,ER)、转移相关基因1(motastasis-associate gene1,MTA1)表达及微血管(microvessel,MV)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在胆囊腺癌中相互关系。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ER和MTA1染色方法为EnVisiomTM免疫组织化学法,MV染色方法为SP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胆囊腺癌ER、MTA1表达阳性率及MTA1表达评分和MV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P<0.05或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病例E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或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管病例MTA1表达阳性率和评分及MV计数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5或P<0.01);胆囊腺癌中ER与MTA1表达呈明显不一致性(P<0.01),ER阳性病例MTA1评分及MV计数明显低于阴性病例(P<0.01);MTA1阳性病例MV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MTA1表达评分与MV计数呈高度密切正相关(r=0.52,P<0.01)。结论ER、MTA1表达和MV计数均为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ER负性调节MTA1表达水平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MTA1具有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2.
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附7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常规行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即行EST+网篮取石。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的情况再行LC。结果全部病例EST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出,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胆管炎2例,治疗1周痊愈后行LC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该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性腹腔镜保护套在肠梗阻封闭式肠外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实验组(术中采用腹腔镜保护套行封闭式肠外减压)与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双层纱垫保护肠管行开放式肠外减压)的临床资料。实验组共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8.45±17.97)岁;原发疾病:大肠肿瘤22例,术后粘连6例,小肠肿瘤3例,小肠扭转1例;梗阻部位:结直肠22例,小肠10例;手术方式:一期肠吻合21例,肠造瘘11例。对照组为同期术中常规采用双层纱布垫行开放式肠外减压的161例患者,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为(59.38±13.79)岁;原发疾病:大肠肿瘤90例,术后粘连43例,小肠肿瘤4例,粪石梗阻4例,小肠扭转3例,克罗恩病4例,肠结核3例,腹股沟疝4例,小肠内疝3例,脾曲综合征1例,腹茧症1例,回盲部胚胎残余囊肿1例,梗阻部位:结直肠91例,小肠70例;手术方式:一期肠吻合110例,肠造瘘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及腹腔感染、术后肺部感染、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漏、造瘘口严重水肿及造瘘口周围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161例在手术后有45例患者(27.95%)的伤口、腹腔发生感染,而同期实验组患者32例患者有3例(9.37%)出现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88.44±37.27)vs.(176.71±47.29),肺部感染率为6.25%(2/32)vs.10.56%(17/161),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12%(1/32)vs.3.11%(5/161),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0 vs.3.11%(5/16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一次性腹腔镜保护套行肠梗阻封闭式肠外减压术能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切口及腹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996年WHO制定的胰腺肿瘤分类中命名一类肿瘤: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mucious tumor,IPMT),该肿瘤具有分泌和贮存黏液,胰管囊状扩张,肿瘤沿胰管内生长,较少向胰管外浸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microRNA145(miR-145)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与其靶基因c-Myc的调控关系。方法 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为研究对象,并向细胞株内转染miR-145模拟物和miR-145阴性对照物,荧光显微镜观察、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株miR-145的变化,并通过细胞软琼脂克隆增殖实验和MTT实验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株中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miR-145模拟物组中miR-145的表达明显高于miR-145阴性对照和空白组,转染miR-145模拟物后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c-Myc蛋白表达也明显较低(P<0.05)。结论 miR-145能通过抑制靶基因c-Myc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总之,miR-145可能在胃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是胃癌潜在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7例PHC及其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作石蜡包埋切片,EMMPRIN和MMP9染色方法为常规ABC免疫组化法.结果 PHC组织EMMPRIN和MMP9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高中发化、无转移及肿块最大径<5 cmPHC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分化、转移及肿块最大径≥5 cm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表达与PHC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在PHC中表达呈密切正相关(γ=0.42,P<0.01).结论 EMMPRIN和MMP9均为反映PHC发生、进展及其预后的重要标记物,EMMPRIN能诱导PHC细胞MMP9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是一复会神经肌肉综合症。其潜在危险是发生严重的呼吸,心血管并发症。手术治疗方法有气管道口术、悬雍垂聘咽成型术,上颌骨、下颌骨、舌骨陡前术。悬雍垂聘顺成型术(简称VPPP)最为常用。由于手术范围较大,操作掌握不适可发生鼻腔返流.鼻音过重.耳咽管功能紊乱等并发症。我科自1992年至今对“OSA病人做改良VPPP手术并用YAG激光治疗鼾声综合症sl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1例病人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28岁~60岁之间,以40~55岁居多。临床症状及检查见表:2手术方…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科1991年~1996年对100 例行保守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门诊行鼓膜烧灼贴片术,获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其中单纯中度穿孔50例,小穿孔20例,外伤性穿孔30例。2 鼓膜烧灼贴片术的适应证2.1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者,骨导正常,气导低于30分具以下的病人;耳咽管功能良好。2.2 耳流脓停止两周以上者;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残剩之边缘不少于2毫米,无骨质破坏者;外伤性穿孔。  相似文献   
19.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黄江生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9):975-976,979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例305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96例和未用胆道镜组109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6.73%(72/196),术后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53%(3/196);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4.22%(70/109),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84%(14/109),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252例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52例患者中出现PPCs 34例,发生率为13. 49%。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疼痛程度(VAS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等与PPCs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结论 BMI指数≥24 kg/m~2、有吸烟史、VAS评分≥3分、ASA分级≥Ⅲ级均是结肠癌术后患者出现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