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彭立  韩亚玲 《中外医疗》2011,30(29):124-124
目的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探讨,以期促进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方法 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抽取5000张处方,选取使用较为频繁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额度(DDDs)和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糖进行调查,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钙拮抗刺与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频度相比存在差异P〈0.05,DDDs前10名的抗高血压药物中硝幕地平控释片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平稳且此类药物的应用已经从短效向长效方向发展符合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瑰丽无比的宝石,以其璀璨夺目的光彩与世间罕有的珍奇而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千百年来为人们狂热地追求与迷爱。它会带给你吉祥、美丽与高贵,更是永恒爱情与罗曼蒂克的象征。  相似文献   
43.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清热汤治疗小儿发热100例,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均取自2001年~2003年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0~14岁23例,2~9岁60例,5个月~1岁零11个月17例。对照组100例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0~14岁21例,2--9岁59例,5个月~1岁零11个月20例。  相似文献   
44.
D10-86 cDNA片段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D10-86 cDNA片段是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的在食管癌中低表达的cDNA片段。由于mRNA差异显示技术具有较高的假阳性,故需进一步鉴定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41对食管癌组织及配对食管癌旁粘膜和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和肺癌细胞系GLC82中D10-86 cDNA片段的表达。结果:D10-86 cDNA片段在41.5%(17/41)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粘膜,未检测到表达和微弱表达的分别为9.8%(4/41)和31.7%(13/41),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的癌旁粘膜7.3%(3/41),表达无差别的51.2%(21/41);在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和肺腺癌细胞系GLC82未检测到表达;D10-86 cDNA片段表达下调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D10-86 cDNA片段在人食管癌中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我国结直肠癌(CRC)及结直肠腺瘤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通过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变化,用于CRC早期诊断及评估腺瘤恶性变倾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8、12和20号染色体探针应用M—FISH技术检测161例患者的183份结直肠病变组织,包括65份腺瘤组织、19份癌旁腺瘤组织和99份腺癌组织。分析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7、8、12和20号染色体在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82.1%(55/67)、70.1%(47/67)、60.9%(56/92)和72.8%(67/92);在癌旁腺瘤组织亦有较高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76.5%(13/17)、41.2%(7/17)、50%(9/18)和72.2%(13/18);7号和20号染色体增益畸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患者的腺癌与腺瘤标本中的频率较高。结论7、8、12和20号染色体在腺癌及腺瘤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其中7号与20号染色体增益畸变有可能成为CRC早期预警标志。M—FISH技术检测可能有助于CR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胃腺癌17号染色体倍性改变及TP53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 Ⅱα)蛋白的表达在胃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中异倍体出现频率较高的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99例胃腺癌、18例癌旁组织及5例远端胃黏膜进行分析.复阅相应肿瘤患者癌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构建组织微阵列,对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TP53和TOP Ⅱα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频率及TP53和TOP Ⅱα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8.6%、45.5%、84.7%和0、12.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58例检测到17号染色体异倍体的胃癌组织中,TP53表达阳性26例,TOP Ⅱα表达阳性49例.TP53在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癌旁黏膜中的表达率高于无不典型增生的癌旁黏膜(P=0.009).高、中分化腺癌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率(69.8%)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50.0%,P=0.048).贲门部胃腺癌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率高于幽门部(P<0.05).肿瘤≥5 cm患者的TP53表达高于肿瘤<5 cm者(P=0.034).TOP Ⅱα蛋白在淋巴结转移数目≤6枚患者和pTNM分期早的患者中表达较高(P=0.010,P=0.003).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及TP53和TOP Ⅱα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及TP53、TOPⅡα蛋白表达的检测对胃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7.
老年人哮喘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亚玲  辛儒 《临床荟萃》2005,20(18):1043-1044
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实,老年时期是哮喘病发生的第二个高峰期。为此。我们从肺功能、痰和血细胞学检查、血浆皮质醇水平等方面对老年人哮喘进行初步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哮喘患病率升高的机制,为临床正确诊断老年人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The contents of intralymphocytic cyclic nucleotide(cAMP and cGMP)and cal-cium ions(Ca~(++))were determined in 2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made amrinone,and their cardiac index was alsomcasured with the thermodilution technique.It was found that the cAMP andCa~(++)contents were markedly elevated while the cardiac index increased under amrinonctreatment,and that both the cAMP and Ca~contents were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the cardiac index before and after amrinone administ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amrinone is likcly to exert its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 on themyocardium through augmenting the cAMP and Ca~(++)contents in myocardial cells,and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ralymphocytic cyclic nuclcotidc and Ca~(++)might bc of signifi-canoe to assess the impair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 cfficacy of a thcrapcuticagent.  相似文献   
49.
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的建立及其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以中国男性食管鳞癌为来源,建立一个可良好传代的细胞系,从而提价七个有用的体外模式用于食管癌的研究。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以新鲜的食管癌组织细胞系EC9706,做了初步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的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的检测。结果 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生长曲线显示其生长良好,易于培养。传代时间为26h,平皿集落形成率为91.9%,且能够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经异种接种到裸鼠中均形成移植性肿瘤,肿瘤的病理诊断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得出染色体1p1,q2-4,2p1,5p,7p14,7q21,11q1,11q2,20q扩增,其中5p表现出高水平的扩增。而染色体2p2,2q2,3p,4,9p,14,18,Xq缺失。结论 建立的细胞系EC9706可用于研究食管癌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50.
The distribution of rDNA was visualized in interphase nuclei of tumor promoter treated human lymphocyt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ltogen Phytoheamagglutinin (PHA) effects by using an in situ hybridization fluorescent method. The procedure involves biotinylated rDNA as the probe and FITC-avidin as detection system. Silver (Ag) staining was used to visualize nucleoli. In the interphase nuclei of most of the nonstimulated control lymphocytes, only one small Ag-stained nucleolus could be seen. Th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owever, revealed one to several agglomerations of rDNA fluorescent spots. With tumor promoting herb extract WCE (40 μg/ml) or TPA (60 ng/ ml) treatment, the Interphase nucleoli increased slightly in number with the morphology alteration into larger, reticular or compact granular types. Ag-stained particles also increased in number. The number of the in situ hybridization rDNA fluorescent spots and dots increased markedly and largereticulate formations of numerous rDNA spots were seen. Th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