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术者学习曲线短、手术切口隐蔽以及患者术后颈部无疤痕、吞咽不适感轻微等优点。该术式由侧方入路,分离路径需经胸大肌表面、胸锁乳突肌肌间隙、颈内静脉等解剖结构,会面临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的各种变异,采用自腋窝—锁骨、锁骨—胸锁乳突肌肌间隙、胸锁乳突肌肌间隙—甲状腺三次拉钩推进,配合术中悬吊向上拉钩进行建腔的方法可以为手术操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介绍“三推进”悬吊建腔法的主要步骤、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鲜有报道。探讨该术式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取无充气耳后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程度。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住院时间、颈部疼痛、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88.1±13.8)min]较开放组[(60.4±9.4)min]更长,引流液总量[(134.2±62.0)mL]较开放组[(87.1±26.7)mL]更多(P=0.024)。腔镜组可获得更理想的美容满意度(P<0.01)。结论: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mRNA及其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表达,分析该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XCR4在喉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42例新鲜喉癌黏膜及癌旁黏膜的CXC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应用Image-pro-plus软件对肿瘤细胞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CXCR4在喉癌中呈过度表达,喉癌旁黏膜弱表达或不表达,两种黏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分级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相关(P〈0.01),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CXCR4在喉癌黏膜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对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 GUA-MRND)在经过选择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的48例PTC患者,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UA-MRND(腔镜组n=16)和采用单侧传统开放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MRND)(开放组n=32)。腔镜组:男2例, 女14例, 年龄(30.56±9.82)岁;开放组:男14例, 女18例, 年龄(39.78±15.35)岁。比较分析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腔镜组患者年龄(P=0.050)显著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总体转移率为73例(60.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播散、腺体外侵犯、原发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沙砾体、癌灶数目及病灶单、双侧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有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明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在当原发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或下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在术前或术中,应仔细评估侧颈部淋巴结,如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应积极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CXCR4的mRNA及其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XCR4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XCR4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分析CXCR4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CXCR4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42例新鲜喉癌组织及远离肿瘤组织的正常喉黏膜的CXC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对肿瘤再生血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进行测定。应用Image-pro-plus软件进行肿瘤细胞光吸收度的定量分析。结果:CXCR4在喉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而自身正常喉黏膜弱表达或不表达,在2种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肿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分期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相关(P<0.01),与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蛋白表达水平情况与基因表达水平相一致。肿瘤再生微血管数与喉鳞状细胞癌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乌骨藤提取物C21甾体苷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cv,SACC)低侵袭细胞株(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83,SACC-83)和肺高转移细胞株(SACC-LM)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5,10,20,40,60,80,100 μmol·L-1) C21甾体苷处理SACC-83和SACC-LM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药物的IC20IC50;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ACC-83及SACC-LM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CC-83和SACC-LM细胞Bcl-2、Bax、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C21甾体苷降低SACC-83和SACC-LM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并且作用于SACC-83细胞C21甾体苷的IC20浓度为7.49 μmol·L-1,IC50浓度为38.34 μmol·L-1;作用于SACC-LM细胞的C21甾体苷IC20浓度为9.30 μmol·L-1,IC50浓度为46.04 μmol·L-1;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明显减少。C21甾体苷IC20浓度分别促进SACC-83及SACC-LM细胞凋亡,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经7.49,9.30 μmol·L-1 C21甾体苷分别处理SACC-83及SACC-LM细胞后,Bcl-2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Bax、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乌骨藤C21甾体苷抑制SACC-83及SACC-LM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和Caspase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与目的:淫羊藿甙(icariin,ICA),是从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中提取的重要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ICA对肺癌和胃癌等肿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望开发为疗效较好的抗肿瘤药,但其作为有前景抗肿瘤药物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较少,其作用机制罕见报道。该研究拟探究不同浓度ICA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系增殖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究ICA对甲状腺癌活性影响机制是否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ICA对B-CPAP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ICA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内ROS的影响,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检测ICA对细胞内SOD表达影响,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检测试剂盒检测ICA对细胞内MD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γ-HA2X蛋白的表达。结果:ICA处理48 h后B-CPAP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上升,呈剂量-时效依赖性(P<0.01)。ICA 50和200 mg/L处理组ROS生成量依次是对照组(Control组)的(2.12±0.14)倍和(2.41±0.12)倍。ICA促进细胞膜脂质化产物MDA的累积,降低抗氧化酶SOD活性,活性比Control组下降(9.35±1.45)%和(21.5±1.52)%。ICA 200 mg/L处理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13.64±1.71)%。结论:ICA具有良好的抑制甲状腺癌B-CPAP细胞活性的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主要作用途径可能是促进细胞内ROS高表达,抑制SOD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低表达,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郑传铭  葛明华  凌志强  谭卓  徐家杰  陈超 《浙江医学》2010,32(12):1763-1766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比较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19例腺样囊性癌及其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以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时定量qMSP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及其相应正常涎腺组织中其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8.81±5.81)%和(27.98±3.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匹配的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01),提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引起RUNX3蛋白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也与肿瘤的发生相关.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5'-CpG岛高甲基化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是一高频分子事件,与该基因的表达缺失显著相关,是RUNX3基因表达缺失的主要机制之一.RUNX3基因甲基化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