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Aza-dC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口腔表皮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及其相应的亲本敏感MCF-7和KB细胞的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dC(1、5和10μmol/L)作用72h及5-Aza-dC(10μmol/L)作用24、48和72h后,各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Aza-dC对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KBV/200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上调。结论:5-Aza-dC可以通过使MCF-7/ADR及KBV/200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MSC)向HepG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的归巢及分化.方法:二步法体外诱导HUMSC向肝细胞分化,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间点HUMSC中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白蛋白(albumin,ALB)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HUMSC在HepG2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下的趋化现象;采用皮下-原位移植的方法建立BALB/c裸鼠的HepG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HUMSC标记CMV或AFP启动子驱动的fLuc,制备成MSC.CMVLuc或MSC.AFPLuc,并将其注射入荷瘤肝组织,IVIS成像系统观察MSC.CMVLuc向肿瘤部位的迁移归巢及MSC.AF-PLuc在肝癌微环境中向肝细胞分化.结果:HUMSC在体外诱导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形态学变化证明其向肝细胞分化,同时诱导培养后AFP、AL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HUMSC向HepG2肝癌细胞的趋化呈瘤细胞密度依赖性(P <0.01);MSC.CMVLuc注射后2d迁移并聚集于肝脏,注射后5d肝脏内发光信号进一步增强;MSC.AFPLuc肝内注射后24h已向肝细胞分化,注射第7天AFP启动子活性最强,注射第9天活性消失.结论:在小鼠体内外证明了HUMSC具有向肝脏归巢及分化的能力,为今后MSC应用于肝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以IL-3为靶向、力达霉素(lidamycin,LDM)为弹头的融合蛋白IL-3-LDM,观察其对多种CD123+白血病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方法: 原核表达IL-3-LDP(interleukin 3-lidamycin)融合蛋白,组装活性烯二炔(active enediyne,AE)发色团得到IL-3-LDM。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白血病细胞系(KG1-a、TF-1、M07e、HL-60、K562、Raji)表面CD123分子的表达,并检测融合蛋白IL-3-LDM与各白血病细胞的结合能力;CCK-8检测IL-3-LDM融合蛋白对不同CD123阳性率的白血病细胞的杀伤能力。 结果: 组装活性发色团得到的IL-3-LDM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KG-1a细胞表面CD123阳性率最高(88.9%),其次为MO7e和TF-1细胞(>75%),再次为HL-60细胞(7.8%),而K562、Raji细胞CD123表达呈阴性。体外IL-3-LDM融合蛋白对CD123+白血病细胞(KG-1a、MO7e、TF-1和HL-60细胞)的结合能力和杀伤效率与细胞表面CD123的阳性率成正比,对于CD123表达率最高的KG-1a细胞,LDM的杀伤强度是多柔比星(adriamycin, ADR)的1 415.8倍,而IL-3-LDM 的杀伤强度又是LDM的9.6倍。 结论: IL-3-LDM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携带细胞毒药物LDM 并高效靶向杀伤CD123+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24.
范冬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52-154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减轻焦虑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行肌瘤切除术前减轻患者焦虑的护理。结果:病人将过度的焦虑转化为轻度,促进早日康复。结论:术前护理减轻患者过度的焦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肥胖己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肥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体形,而且还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最新研究表明,人体肥胖主要是由于多余脂肪在体内沉积所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特殊类型的胎儿腹腔占位3例,产前分别考虑为卵巢囊肿、胆总管囊肿、畸胎瘤,出生后更正诊断为胎粪性腹膜炎、胆道闭锁、腹膜后畸胎瘤。虽然2例产前误诊,但出生后都给予及时观察治疗,未耽误手术时机,且3例患儿预后均较好。通过对3例特殊类型胎儿腹腔占位影像学特征的分析及对出生前后变化等资料的比较并结合文献复习,为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咨询、妊娠结局、生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均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 静脉点滴,每12小时1次或每8小时1次,配合口服乙酰唑胺0,25g,每天2~3次,2组在观察期间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天麻白术汤,每天1剂。2组均以15d 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积水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治疗慢性脑积水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索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戊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戊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一般护肝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 ,两组疗程均为4周 ,比较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1) ,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保肝药物治疗老年戊型淤胆型肝炎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9.
背景与目的:双功能抗体有2个抗原结合臂,一方面具有肿瘤相关抗原,另一方面具有和免疫效应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结合的能力,并能有效地使效应细胞靶向杀火肿瘤细胞的作用.本实验探讨抗CD3/抗CD19双功能抗体介导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非放射性荧光染料Calcein-AM进行抗体介导的体外特异性杀伤活性榆测,Ficoll-Hypaque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流式细胞术从中分选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首先以Raji细胞为靶细胞,按不同效靶比,不同抗体浓度分组,以PBS、抗CD3scFv+、抗CD3scFv抗体及非相关抗体抗CD3/抗PGP为对照,另设CD19-K562细胞为非相关靶细胞组,比较双功能抗体介导特异性体外杀伤活性.取上述杀伤实验效靶比25:1,抗体浓度500 ng/mL各组,ELISA法比较激活的T细胞分泌IL-2的量,Real-time PcR法检测T细胞因子IL-3、IFN-γ、TNF-α激活后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介导T细胞杀伤靶细胞Raji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激活T细胞分泌IL-2、IL-3、IFN-γ及TNF-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功能抗体抗CD3/抗CD19在体外介导T细胞对靶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以协助检查顺利进行.方法 对2012年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5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护理特点和重点操作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例患儿在检查时因发生病情变化而停止,其余55例患儿在精心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检查,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对进行18F-FDG PET/CT检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检查顺利进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检查结果的满意度.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