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升级及术者操作技巧的的不断提高,腔镜手术进入现代医学的舞台已有多年。近几年,腔镜辅助或者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逐渐进入临床使用。甲状腺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常规颈部横行切口大大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皮肤美观,因此甲状腺腔镜下手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在路径、手术方式、适应证等方面仍有不同意见。就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腔镜甲状腺领域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憋气、咽部不适、说话含糊不清20余天”入院.患者自诉20余天前感冒后突发夜间憋气,急诊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炎”.次日出现咽部不适,说话含糊不清.住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后憋气消失,余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于2017-01-20就诊于我院,行间接喉镜和纤维喉镜检查:左侧室带肿物,表面光滑,有蒂,蒂位于左侧室带前份,随呼吸上下活动,声带活动正常,声门下区未见异常(图1A、B).初步诊断:喉囊肿可能性大.于2017-01-22于清醒气管捕管后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侧室带前份可见淡红色带蒂实性肿物,质软,表面光滑,大小约2.0 cm×1.5 cm×1.5 cm,蒂位于左侧室带前份.术中沿肿物边缘完整切除肿物.术中大体标本见肿物呈分叶状,质软.术后患者说话含糊不清情况立即明显好转,憋气未再发作.术后病理:(左室带)镜下见结节构成于成熟的、呈分叶状的脂肪组织诊断为脂肪瘤被覆复层鳞状上皮较增生(图1C).  相似文献   
13.
耳鼻咽喉科解剖是由黑暗的空腔、复杂而微小的结构和奇特的角度组成的领域。从专业发展历史上看, 限制耳鼻咽喉科领域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光线和视线。医学家和物理学家为了照亮黑暗曲折的解剖学空腔进行了漫长的尝试和创新。从使用太阳光到烛光再到白炽灯, 一直到目前的光纤照明, 从最早的竹制窥鼻器到现在的手术机器人, 光线和人类的视线完美进入到各个复杂弯曲的解剖孔道。从某些方面来看, 耳鼻咽喉科的发展过程就是克服光线和视线这两方面困难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1资料与方法1.1病例1患者,男,35岁,因"声音嘶哑2个月"于2016年12月18日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下简称"我科")。其诉2个月前,因情绪波动出现声音嘶哑,晨起症状轻,午后加重,无发热,无咽痛,无吞咽及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急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给予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声嘶缓解不明显,故转来我院求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评价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265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会厌瓣、颈前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加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79例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5例患者鼻饲管于术后10~15d拔除。术后拔除气管套管218例,拔管率为82.26%。12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其中2例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是74.72%、70.88%。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应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Ⅰ期喉功能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成活率高,手术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诊断;治疗;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目前, 鼓膜切开术和置管术是所有耳科医师都熟知的手术。在成为分泌性中耳炎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之前, 该手术历经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