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功率达90%以上[1],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是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2002年至2003年,作者采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20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4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男29例 ,女11例。年龄最小38岁 ,年龄最大73岁。2观察及护理2 1严密监护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脉搏等体征 ,每小时记录一次 ,及时检查心电图 ,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护仪的使用对早期发现心律失常 ,减少猝死起很大作用 ,并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2 2一般护理 :2 2 1卧床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1周 ,无并发症者可坐起在床上或离床站立 ,并逐步开始室内行走 ,自理大小便。2 2 2吸氧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72~…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应用醛氢叶酸(CF)、氟脲嘧啶(5-Fu)、卡铂(CB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16例,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10例;贲门腺癌6例。初治5例,术后远处转移11例(颈淋巴结转移3例,纵隔转移3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肝脏转移2例,肺转移1例),均有可测量病灶。全组男性11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6岁。二、治疗方法:CBP350~4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CF100mg+N.S200ml;5-Fu500mg+5%G.S100ml,先静滴CF100ml,接5-Fu,5-F…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发病特点是有一个较长的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期.从CIN发展到宫颈癌平均约10 a,这就为阻断其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赢得了时间.宫颈癌前病变可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而治愈,不需要切除子宫,保存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本院用LEEP治疗的102例CIN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选择2003—02~2005—02在我院妇科住院手术的恶性肿瘤194例,实验组91例,对照组103例。两组年龄、病种(主要为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内外科合并症、麻醉方法、经济条件及辅助治疗等均无显性差异。并选择同期全部妇科良性疾病1151例,将其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与恶性肿瘤对照组(手术切口为一般缝合方法,与良性疾病缝合方法相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同步周化疗期间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放疗同步顺铂周化疗患者资料,与同期28例应用rh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和放化疗延误等,探讨PEG-rhG-CSF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PEG-rhG-CSF预防组同步放化疗期间平均每例患者给药2.3次,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无抗生素使用,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延迟治疗;rhG-CSF治疗组平均每例患者给药10.6次,2例FN,4例使用抗生素,10例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延迟治疗。PEG-rhG-CSF预防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6.9%(2/29),明显低于rhG-CSF治疗组的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 P<0.01)。PEG-rhG-CSF预防组完成5次周化疗率为75.9%(22/29),明显高于rhG-CSF治疗组的42.8%(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 P=0.011)。结论 宫颈癌放疗同步周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安全的,与rhG-CSF挽救性治疗相比,可降低治疗频次,且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治疗延迟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分析研究宫颈癌局部转移的精准影像解剖部位,设计制作普遍适用于宫颈癌宫旁远端转移患者的经阴道插植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方法] 基于498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局部转移部位的影像解剖分析,以及盆腔外照射后肿瘤回缩变化,设计制作经阴道插植模板,应用于20例盆腔外照射后宫旁残留癌肿≥3cm的宫颈癌患者,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结果] 49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中,98.5%宫旁转移发生在盆隔之上、腹膜之下,在阴道上1/3处贴近阴道侧壁,在宫颈阴道两侧2~4点和8~10点之间,向上:依次沿阴道直肠韧带、骶韧带向侧后方蔓延,沿主韧带向侧前方蔓延,呈扇形逐步远离宫颈阴道侧壁达侧盆壁,发生宫旁远端转移。盆腔外照射后,97.5%宫旁残留癌肿距宫腔管的距离一侧≤3.5cm、另一侧≤2.5cm,上缘在宫颈内口水平,3%为前后极不对称癌肿。基于此解剖,设计一组经阴道圆柱体插植模板,周边8~10个直针孔,6~12点连线上3个宫腔管孔,在两侧壁2点~4点之间和8点~10点之间有1~2排斜孔。该阴道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初步应用于20例盆腔外照射后一侧宫旁残留癌肿>3cm或前后极不对称的宫颈癌患者:平均高危临床靶区体积(HR-CTV) (60.4±20.8)cm3;平均剂量 HR-CTV D90 86.7Gy (EQD2 α/β10),膀胱2cc 76.1Gy (EQD2 α/β 3),直肠2cc 68.7Gy (EQD2 α/β 3),乙状结肠2cc 65.9Gy (EQD2 α/β 3)。放疗后3月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例,无3~4级急性期放疗并发症发生。[结论]该阴道插植模板设计合理,引导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操作简单,损伤小,可重复性好。对于盆腔外照射后宫旁残留癌肿≥3cm者,获得了更好处方剂量的HR-CTV靶区覆盖,较好保护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与HPV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持续感染宫颈后,通过其基因产物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调节,导致细胞的连续增殖与恶性转化。p16^INK4A基因产物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负性调节细胞周期,由于HPVE7蛋白阻断了p16^INK4A的细胞周期调节级联,因此在HR—HPV感染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出现p16^INK4A过表达。p16^INK4A与HPV联合监测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盆腔肿块是妇科的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其来源的组织、器官较多 ,给术前明确诊断造成困难。现特将我院 1999~2 0 0 1年非来源于卵巢的盆腔肿块术前误诊为卵巢肿瘤 11例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腹膜后肉瘤 2例 ,患者年龄分别为 6 3岁、6 1岁 ;肠系膜肉瘤 2例 ,患者年龄分别为 5 8岁、 6 4岁 ;肠系膜淋巴管瘤 1例 ,患者年龄 4 5岁 ;浆膜下子宫肌瘤 6例 ,年龄 30~ 4 0岁。1 2 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 :子宫均正常大小 ,界线清楚 ,在宫体周围可触及实性或囊实性巨大肿物。其中 2例腹膜后肉瘤在宫体后方 ,肿物巨大 ,最大直径约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