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间质介入序贯治疗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介入、间质介入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共 85例 ,并与同期的 3 0例单纯间质介入治疗 ,3 6例单纯血管介入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序贯治疗组AFP降至正常率、肿瘤缩小 >5 0 %率、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 65 .0 %、61.2 %、93 .9%、81.5 % ,单纯间质介入组为 3 5 .7%、3 6.7%、76.0 %、5 6.0 % ,单纯血管介入组为 3 0 .3 %、3 3 .3 %、66.7%、40 .0 % (P <0 .0 1)。结论 血管介入、间质介入序贯治疗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根治性切除胰体尾癌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体尾癌早期诊断困难,病人就诊时多届中晚期或晚期,手术切除率在15%-20%。我们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本院作根治性切除的25例胰体尾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83.
胃癌(Gastric Cancer)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在第2位,目前主要依靠早期明确诊断和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且按TNM分期标准,经个体化综合治疗后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I、II期[1]。>80%胃癌患者中晚期才被确诊,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目前外周血中可用的胃癌标记物主要有AFP、CEA、CA-125和CA-199等对于进展期胃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于早期胃癌诊断却无明显的差异[2]。近年关于miRNA的研究表明,外周血MicroRNA(miRNA)的种类及表达水平在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状态下出现显著的改变,且外周血miRNAs作为胃癌等肿瘤诊断标记物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4.
摘 要:胃癌卵巢转移预后差,是女性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目前胃癌卵巢转移机制尚不明确,病情复杂,单一治疗方式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对胃癌卵巢转移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策略,进而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5.
86.
87.
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影响及其剂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正常人肝细胞的影响.[方法]浓度分别为250mg/L、500mg/L和1000mg/L的苦参碱体外培养肝细胞6d,观察对照组和苦参碱组的细胞形态学改变,通过MTT法和细胞蛋白量检测(BCA)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观察细胞膜的完整性.『结果]500mg/L和100Omg/L组细胞在第6d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和大量细胞死亡;MTT检测值在500mg/L组第6d,1000mg/L组第4d和第6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蛋白量检测值在1000mg/L组第4d和第6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500mg/L组第2d和第6d及1000mg/L组第2、4、6d,LDH值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浓度在500mg/L~100Omg/L时,对人肝细胞有较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构建高效率的门诊药房科学化工作流程系统.方法:介绍某院在就诊卡模式下利用自动化设备发药、条码技术、无线射频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药房智能化、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再造情况,并与传统模式比较以评价再造的效果.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再造后的新模式从患者的满意度、药房的发药效率、库存管理、发药差错率等方面均有很大改善,且明显降低药师劳动强度,提高药师的服务价值,但仍存在系统不稳、应急系统待建等缺陷.结论:总体而言,该院构建的药房工作流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ZIP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70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ZI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ZIP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37/70)及92.9%(65/70)。与癌旁组织相比,68.6%(48/70)病人的胃癌组织中ZIP4表达明显下降;ZIP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Lauren’s分型、TNM分期明显有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Lauren’s分型、TNM分期及ZIP4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ZIP4低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ZIP4表达水平与胃癌Lauren’s分型、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体外化疗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方法  使用5-Fu(30 μg/mL)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4个疗程的体外化疗,残余细胞继续培养,得到能稳定传代的细胞SGC7901/Fu。比较SGC7901及SGC7901/Fu在细胞形态、EMT标记物、化疗耐药性、侵袭能力、肿瘤干细胞特性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与SGC7901比较,SGC7901/Fu呈间质细胞形态、上皮表型标记物表达下调、间质表型标记物表达上调。在SGC7901细胞及SGC7901/Fu细胞中,5-Fu的中效浓度(IC50)分别为(43.8±7.2)μg/mL及(64.6±5.5)μg/mL,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1.4±8.7)个及(93.2±9.5)个,克隆形成率分别为5.2%±1.0%及13.2%±2.2%,CD44+/CD24-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13%±0.81%及7.97%± 0.50%,两者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外化疗后残余的胃癌细胞发生EMT,同时细胞侵袭能力增强、化疗耐药性升高,并获得了肿瘤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