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96篇
  免费   6284篇
  国内免费   4258篇
耳鼻咽喉   926篇
儿科学   1112篇
妇产科学   724篇
基础医学   5630篇
口腔科学   1636篇
临床医学   17497篇
内科学   10556篇
皮肤病学   1646篇
神经病学   2918篇
特种医学   5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8篇
外科学   9160篇
综合类   37097篇
预防医学   13455篇
眼科学   1308篇
药学   13981篇
  137篇
中国医学   15052篇
肿瘤学   3445篇
  2024年   736篇
  2023年   2499篇
  2022年   2157篇
  2021年   1955篇
  2020年   2409篇
  2019年   2628篇
  2018年   2681篇
  2017年   1633篇
  2016年   2175篇
  2015年   2278篇
  2014年   6567篇
  2013年   4941篇
  2012年   5569篇
  2011年   6227篇
  2010年   5684篇
  2009年   5784篇
  2008年   5609篇
  2007年   5913篇
  2006年   6013篇
  2005年   6145篇
  2004年   5374篇
  2003年   4906篇
  2002年   4216篇
  2001年   4081篇
  2000年   4466篇
  1999年   4300篇
  1998年   3887篇
  1997年   4039篇
  1996年   4067篇
  1995年   3542篇
  1994年   3188篇
  1993年   2393篇
  1992年   2326篇
  1991年   2018篇
  1990年   1673篇
  1989年   1532篇
  1988年   918篇
  1987年   759篇
  1986年   689篇
  1985年   625篇
  1984年   553篇
  1983年   460篇
  1982年   462篇
  1981年   366篇
  1980年   248篇
  1979年   178篇
  1978年   118篇
  1977年   64篇
  1965年   73篇
  1964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探索影响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即刻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5例采用坐位调膝法治疗的KOA患者,采用SPSS 21.0软件对可能影响该法疗效的10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疼痛程度、日常活动程度、影像学K-L分级不同水平之间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轻度疼痛比较,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的KOA患者疗效较好[OR=5.54,95%CI(1.44,21.34);OR=7.62,95%CI(1.46,39.86)];与日常活动程度为轻度比较,日常活动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的KOA患者疗效较好[OR=13.21,95%CI(3.26,53.61);OR=13.48,95%CI(2.42,75.01)];与在影像学分级0级比较,Ⅳ级患者的疗效差[OR=0.10,95%CI(0.01,0.77)]。结论:日常活动程度、疼痛程度及K-L分级是影响坐位调膝法治疗KOA疗效的因素。疼痛程度越严重,日常活动程度越差,K-L分级越低,坐位调膝法治疗KOA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62.
<正>医学科研论文大多涉及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正确合适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才可能保证科研结果的正确性。虽然论文撰写的国际规范对数据统计学分析有明确的要求,科研人员也学习过医学统计学,但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准确描述统计分析结果,仍然是很多科研人员比较困惑的问题。有些作者在论文中误用、错用统计学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导致论文质量不高或者结论错误[1-3]。本文对某杂志2014年至2015年度送审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作者避免类似的错误,提升科研论文质量。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傍刺病变节段对应的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傍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功能评分、TCD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VA)、右侧椎动脉颅内段(RVA)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BA[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LVA(Vd)、RVA[收缩期末血流速度(Vs)、Vm]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Vs、Vd、Vm、PI)、LVA(Vs、Vm)、RVA(Vs、V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傍刺法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4.
<正>肩关节(盂肱关节)是最容易脱位的骨关节之一,临床以前脱位最常见,后脱位相对少见。而我科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肩关节脱位患者——垂直型脱位,其特点是肱骨头脱出后交锁于关节盂下方,上臂上举,无法内收。患者成功手法复位治疗,关节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车祸致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0.5 h"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右上臂上举、屈肘,方肩畸形,右肩关节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腋窝下方可触及脱出的肱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乌梅透骨汤治疗肝肾亏虚夹瘀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RA患者11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扶他林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加服乌梅透骨汤,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生活质量[关节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2-短卷(AIMS2-SF)]。结果: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RF、ES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两组AIMS2-SF评分中躯体、症状、影响、社会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及总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乌梅透骨汤用于肝肾亏虚夹瘀证RA患者治疗中,可以更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减轻中医症候,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68.
ncRNA/miRNA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胰腺癌是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通过深入研究lncRNA/miR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可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9.
双酚A(BPA)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显著类雌激素作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认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恶性肿瘤作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与BPA的关联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总结了BPA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激素依赖性及非激素依赖性肿瘤,以及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或体内、外实验研究证据;同时,归纳了BPA促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此外,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上内容将为进一步研究BPA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寻找预防或降低BPA健康损伤的措施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70.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