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运用反馈控制的调节作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技术和服务,保证整体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护理管理者根据病人实际需要,不断修改整体护理质量评价的标准。结果达到从病人实际需求出发,强化了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和技术。结论要结合病人的实际反馈结果,改进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2.
黄昌杰  湛永滋  黄剑锋  王湘萍 《广西医学》2002,24(12):1943-1945
目的:观察异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NVB(25mg/m^2,dl,8)加DDP(30mg/m^2,d1-3)治疗转移性乳腺癌45例。结果:取得CR7例,PR19例,总有效率达57.8%(26/45);中位缓解期5个月(2-1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0%。其中Ⅲ-Ⅳ度减少占64.4%。结论:NVB联合DDP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3.
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31例患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模拟定位机引导定位下用DLTRA-CUT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结果;31例均穿刺成功,获得组织学资料,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率为87.1%(27/31)。并发症3例(9.7%),其中气胸2例,血痰1例。结论: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为肺内占位灶明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44.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骨转移比较常见,且往往是疾病进展的结果。所有发生骨转移的患者,80%以上原发灶系乳腺、肺和前列腺,而乳腺癌、肺癌或前列腺癌的所有病例,将近50%最终要出现骨转移。此外,鼻咽癌、甲状腺癌、肾癌、子宫颈癌、胰腺癌等也较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后常见症状是疼痛,自发性病理性骨折及脊髓、脑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压所致的神经系  相似文献   
45.
黄剑锋  湛永滋  王湘萍  李冬云 《广西医学》2004,26(12):1763-1765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穴位注射对肿瘤化学治疗所致的白细胞 (WBC)和中性粒细胞 (ANC)减少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进行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 ,两组分别有消化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各 10例。化疗 2 4小时后应用rhG CSF 15 0 μg ,连用 5天 ;穴位注射组采用穴位注射 ,皮下注射组采用皮下注射。观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对照组 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因故出组 ,其余 5 9例在rhG CSF的剂量为 15 0 μg时 ,穴位注射组与皮下注射组比较 ,ANC最低值、ANC减少的持续时间、ANC减少程度和ANC平均值变化曲线均无明显差异。但在各种不良反应方面亦基本相似。结论 rhG CSF剂量为 15 0 μg/天时 ,穴位注射并不比皮下注射在对抗骨髓抑制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2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 (同步组 )和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两组放疗方法相同 ,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 ,每次2 0Gy ,每周 5次 ,肿瘤灶总剂量为 6 0~ 70Gy ,同步组在放疗同时给予足叶乙甙、顺铂化疗。结果 同步组和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是 77 8%和 5 8 3%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 2 7 8%和 8 3% ,同步组明显高于单放组 (P <0 0 5 )。同步组和单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4个月和 9个月 (P <0 0 5 ) ,1年生存率分别为 5 5 1%和 30 1% ,同步组优于单放组 (P <0 0 5 )。同步组的远处转移率 (5 2 8% )明显低于单放组 (83 3% ) (P <0 0 5 )。两组间毒副反应差异无明著性(P >0 0 5 )。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7.
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前瞻性随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80例晚期务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的应对比。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观察组于放疗同时给予DDP、5-FU和Pingyangmycin化疗。结果:观察组局部肿瘤消退时放疗剂量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P<0.05);放疗结束时CR评从,观察组较单纯放疗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放疗结束6个月时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002)。急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的胃肠反应增加(P=0.02),但尚可接受,对白细胞和咽粘膜的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近期局部控制率,急性不良反应 应尚可接受。  相似文献   
48.
<正>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市。最近,我们对1982~1987年中学生的辍学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疾病是辍学的主要原因 6年中共招生1346人,由于各种原因辍学者49人(表1),辍学占招生人数的3.7%.由表1可以看出,因疾病辍学的学生占总辍学人数的69.4%,  相似文献   
49.
加速分割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目前,常规分割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不甚理想,5年生存率仅在23%~40%之间。为此,本研究探讨加速分割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8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加速分割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每周照射6d,每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剂量为1.8~1.9Gy,总剂量为72~76Gy,且在放疗同时给予卡培他滨化疗;常规分割放疗组每周照射5d,每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剂量为2Gy,总剂量亦为72~76Gy。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92.7%,显著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的71.0%(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17.1%)显著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36.5%)(P<0.05),而其远处转移率(19.5%)亦显著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41.5%)(P<0.05)。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5%和41.3%,同步放化疗组显著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P<0.05)。而同步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P<0.05)。结论:加速分割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对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且其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撬拨法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管状骨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2例儿童下肢管状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TIEN组),并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与同期非弹性髓内钉治疗者(钢板组及非手术组)相比较。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个月。TIEN组与钢板组及非手术组相比,在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全部病例,无骨感染和骨不连发生,无术后断针、再移位及再骨折现象。结论弹性髓内钉固定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的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它具有损伤小、不损伤骺板、骨折愈合快、住院周期短、患儿易耐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儿童下肢长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